2021年12月下旬会有强寒潮吗
随时下就年末还有一段时间,但就以往的天气预报来看12月下旬后期,将有两股冷空气入侵我国。当这股冷气团积累到一定程度,气压增大到远远较南方高时,就像贮存在高山上的洪水,一有机会,就向气压较低的南方泛滥、倾泻,这就形成了寒潮。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
会有。2021年下半年寒潮大概是12月份,这次寒潮会带来大面积降温和大幅度降温,不过寒潮来临之前会有暖式气流,气温会温暖如春,长江流域一带最低温度由8度左右下降到零下五度左右,广州市最低温度由15度左右下降到3度左右。最高温度会随着最低温度下降。
2021年的12月下旬,我认为还有强寒潮可能的。近几年由于近几年由于人文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气候的异常现象。今年的天气格外的异常常常有各种强寒潮的天气出现。11月就出现啦,两次比较大的寒潮天气。认为在12月份的下旬,也会有一次比较强的寒潮天气。
天气预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1956年6月,气象部门开始向公众发布天气预报,7月1日《人民日报》首次刊登天气预报。1980年7月,《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在中央电视台开播。2006年5月,中国气象频道正式开播。
哪一个天气预报最准确
一、首先明确需求
既然需求是天气预报,那么准确性应该排在第一。
什么诗词、每日一句、种花种草、Widget部件...
这些功能对于一个天气预报APP来说都不重要,甚至略显多余。
对于你来说,一个「核心功能是天气预报」的APP,要是「预报都不准确」,那就根本「没有安装的必要了」。
大多数人应该和阿虚一样吧:你一出门,最关心的只是待会儿下雨 or 不下雨?
所以晴雨预报其实是最为关键的。
然后我最开始想到的解决办法是:先安装一大堆天气APP,然后把预报不准确的APP挨着挨着卸载,最后留下的不就是预报准确的APP了吗?
二、实际解决过程
阿虚在试用APP过程中,发现不同APP的预报都有些许差别。
阿虚起初以为是数据的来源不同。
1
但是!我在网上进一步了解,才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014年修订)三十八条规定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非法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的; (二)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向社会传播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不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的;
中国气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http://www.cma.gov.cn/root7/auto13139/201612/t20161213_349478.html
这段话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话就是: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天气信息,都应该来自于官方气象部门。
2
所以说,个人爱好者以及公司是不能擅自发布天气预报的(因为有时候气象预报是关系着生命安全的)
天气预报APP的数据都应该来自于气象部门。
而气象部门全国上下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公众发布的数据会保持一致。
3
那么,按照常理来说,国内绝大多数的天气类APP的气象数据源都是来自于气象局(例如墨迹、彩云天气、天气家)
国外的天气预报软件则主要是从国外获取的天气预报结果(例如Yahoo天气、苹果自带天气软件等)
如果你嫌麻烦,这些能分钟级天气预报APP也是不错的:
中国气象
墨迹天气
彩云天气
2345天气预报
中国天气通
360天气
知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