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历年最低温度
从市气象局获悉
1月14-16日
全市日最低气温下降幅度
介于8.2~15.9℃之间
16日早晨
全市最低气温达到
-19.1~-6.2℃
其中最低气温出现在夏县
突破有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极值
各县站最低气温(单位℃):
夏县-19.1 绛县-16.3 闻喜-15.9
永济-13.1 盐湖-12.8 万荣-12.4
稷山-11.9 临猗-11.5 芮城-11.5
新绛-10.8 河津-9.5 平陆-9.5
垣曲-6.2
夏,有几画啊
十画
释义
1.名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2.名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3.名泛指中国。
4.名又如:夏盟(古代华夏诸国间的结盟);夏声(古代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
5.名朝代名。
6.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
7.名又如:夏礼(夏代的礼法);夏书(记载夏代史事的书);夏甲(夏朝君主孔甲)。
“夏” 字共有 10 画,笔画顺序为: 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撇/横钩、捺
“夏”,普通话读音为xià。“夏”的基本含义为一年的第二季,如夏季、夏天;引申含义为中国朝代名,如夏代、夏历。
在日常使用中,“夏”也常做名词,表示泛指中国,如夏盟,夏声。
“夏”,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金文的字形像一个头部和手脚俱全的人。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秦系简牍、说文中发现,“夏”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夏” 字共有 10 画,笔画顺序为: 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撇/横钩、捺
常用释义
1.
名一年四季的第二季。我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也指农历四月至六月。
例词
冬暖夏凉夏令夏收夏装消夏
2.
名朝代名(约公元前2070-前1600年),相传为禹所建。
例词
夏历
3.
名指中国。
例词
华夏
4.
名姓。
答:夏字一共有多少笔画,夏字一共有十笔画,其中他是这样的写,第一笔画横,第二笔画小撇,第三笔画一竖,第四笔画横折,第五笔画横,第六笔画横,第七笔画还是一个横,第八笔画撇,第九笔画横撇,第十笔画一个捺,夏字就写完成了。夏天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向往,女人们可以穿上漂亮的裙子,小朋友可以在院子里撒欢儿的玩儿。
夏字共10画
夏字的例句:
1.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哺育了华夏民族。
2.夏天的太阳犹如一个红红的火球。
3.如果我是白衣少年夏木,我将给雅望向往的天堂。
4.这次夏令营,你到底参加不参加?
5.北戴河是消夏的洞天福地。
为什么说身体得大病了,不要让村里面的知道了,知道会怎么样
一个人身体得了大病,之所以要千方百计瞒着村里的人,不想让村里的人知道自己得病了,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
怕村里人看自己的笑话,不想成为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更不想让村里人添油加醋地瞎胡乱传。
人得了大病,这本来就不是啥好事儿,得病的人肯定不愿意让太多的人知道自己有病了,担心别人看自己的笑话。
你不得不承认,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他们就爱看别人的笑话。似乎只有笑话笑话别人,才能彰显出他们自身的优越感。
而且他们还特虚伪,在病人面前装得道貌岸然,一副很同情的样子,扭过头去就是暗地里笑话人家得病了。
如果得病的人平时为人比较张狂,那些看笑话的人肯定就会说“看谁谁还张狂不?这下好了得大病了吧?看,这就是上天对他的惩罚,是报应!”
平时没事干的时候,几个人就聚成一堆,没啥话题可聊了,就拿人家得病这事儿当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得了这病等死就行了,花再多的钱也看不好的”
“年纪轻轻的就得了这病,看来就是平时太能作了”
“谁谁得了这孬病,这下这家要砸锅卖铁喽”
……
更有甚者,还专门给人家编了小故事,把人家为啥得了这病说得那是一个栩栩如生啊,有鼻子有眼的,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就给人家传开了。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本来人家得病的人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有病,这下可好,周围的人都知道那个谁得了大病。
弄得病人和家属都不敢出门了,怕被别人笑话,怕被别人背后指指点点,怕被别人另眼看待!
平心而论,谁也不想自己得病,但有时候这个病它就是人无法预料和控制的东西,得了病谁也没办法,只能到处去看病,哪怕是有一丝希望也不愿放弃尝试。
所以,我们做人还是要善良,看到别人生病了,咱能帮就帮一把,不能帮咱起码不要去笑话人家,说不定哪天病突然摊到自己身上,别人同样也会笑话你!
最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