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艺洲连发三日微博追问为何哈尔滨雾霾严重,官方喊话市民:别掉链子,你怎么看
本人一个70后的地道哈尔滨人,我小的时候哈尔滨没有雾霾这一说。雾霾也就是最近这几年才开始笼罩在冰城人民头上的!我也看了一些喷这几个艺人的评论,总结有下来有几点:1.推脱型、说是汽车尾气,燃煤导致的。2.脑残型、什么他们艺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啊!咸吃萝卜淡操心啊!我作为一个是40岁的哈尔滨人说几句:1.汽车尾气的问题,我就想问问,春夏秋冬那个时候不是汽车满街跑,为什么单单每年就在烧秸秆的时候才有这呛人的雾霾!而且一闻明显带有烧东西的味道。难道汽车也靠烧秸秆作为动力了?2.燃煤问题,我小的时候家家住平房,每家每户都烧炉子。如果按照排放比例,那时候的排放应该比现在多吧!为什么我小的时候没有雾霾!就以上能说出那样评论的,基本上可以定义为他们就是烧秸秆的那些人!有的还恬不知耻的说国家不给补助,不烧怎么办!为了他们一己私欲,就让上千万人吸毒气。对于这样人,说点难听的话讲,它们活着就是败类!而且烧秸秆的就是懒,与别的无关,身体懒,脑子也懒。为什么有的地方就能将秸秆再利用呢!什么事就指望着别人,指望着政府。每年拿着政府给的地补,成天就只知道什么省事干什么。还抱怨别人都发财,自己受苦!要我说这样人就是活着浪费空气,死了浪费土地。还连累别人由于它们的无知而受到无妄之灾!
真的很敬佩孙艺洲这样的艺人对环保问题的关心。作为一个异乡人,能够主动发声,凭借着自己的影响力呼吁哈市环保部门重视环保问题实在是难能可贵啊~孙艺洲用自己的行动表现了他对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热爱。哈尔滨是一座旅游城市,如果长期环境污染严重,如何吸引游客,吸引投资?整个哈尔滨的市民都应该为孙艺洲的这一举动点赞。至于那些喷子,叫嚣为哈尔滨环保发声的明星滚出哈尔滨,可能有人也是热爱这座城市,不允许别人说半点不好,但是也体现他们盲目的对家乡的热爱,人家反映问题,就让人家滚,实在是短视,是体现了他们自己的无知,幼稚,他们恰恰更应该滚出哈尔滨。我也在哈尔滨生活,雾霾发声的频率和强度越来越大。有雾霾的时候,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烟熏味实在是让人不敢出门。这些年来,哈市雾霾严重,环保部门也绝不是坐视不管的,一直在出台各项规定,防霾、治霾,但是成效不够显著。哈市环保部门能够及时回应公众人物的关切也是他们对这些问题很上心。面对治霾,就如官方喊话市民说的那样。别掉链子。毕竟哈尔滨是全体市民的哈尔滨,不是政府官员的哈尔滨,治霾需要政府治理,也需要全民参与,互相监督。总之,大家都关心这霾,城市污染问题的解决就有希望。
在中国古代甚至30年前农田里的秸秆、禾杆是重要的农业物资之一,可以用于做饭,喂养牲口,搭建草棚等。本人生于广州郊区,小时候家里也种田,那时候的禾杆都是有专门的柴房储存,为啥?那时候没煤气灶、没电饭锅、没微波炉,做饭、饮水、洗澡等全用禾杆做燃料,个别人有养牛,积肥的话,需要更多禾杆,记得我妈妈跟我说过,她小时候,禾杆不够用,要去很远的山岭打柴,在田里焚烧秸秆、禾杆那是极少极少的现象,就是有也只是焚烧多余的一点点,不会像现今某些地方,整个地区所有人一起焚烧秸秆、禾杆,可以想象,哪烟雾让人无处可逃,所以,有的人说,中国几千年来刀耕火种,农民在田里焚烧秸秆、禾杆那是流传几千年的行为,不应被指责和禁止,这是胡扯,刀耕火种跟烧秸秆、禾杆没一点关系,秸秆、禾杆在以前是重要的生活物资,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粮草中的草,人民生活离不开它,不会随意烧掉!
现今社会,国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让我们不再需要用秸秆、禾杆做燃料,同时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几何级增长、工业化、机械化等对环境的污染,使我们对环境更加重视,你不能一面享受着现代化带来便利,一面以“传统”的理由来抵制保护环境的需求,几千年来,全世界的人都一直露天焚烧垃圾,请问现在是不是一样可以露天焚烧垃圾?
现实情况就是大规模的焚烧秸秆、禾杆对大气污染严重,最直接的就是让人的呼吸系统出现毛病,如果你邻居有慢性鼻炎、喉炎等慢性病,你却在他家附近烧秸秆、禾杆,请问这不该受到指责么?焚烧秸秆、禾杆早已禁止,空气污染早已成为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一大问题,现代不需要用到的秸秆、禾杆的如何处理应该理性探讨,而不是用一句“几千年都这样”,横蛮的拒绝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