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在天气预报中称啥地区
江汉地区。因为南阳地区范围内,属于大的水系是长江流域。可是,南阳地区的绝大多数河流,都注入到了汉水。通过汉水在汉口流入长江。例如南阳的白河,唐河,湍河,赵河等,都是流入汉水。所以,在天气预报中提到的江汉,就包括了我们南阳地区,特别是指邓州市,新野县,唐河县最为显著。
什么原因导致河南小麦比往年提前一个星期收割
我的老家位居河南省周口市,豫中平原大地。今天有幸麦收季节返回老家一睹农忙风采。可是今年小麦的产量似乎并不欢迎我回来似的。听乡亲们说今年的小麦亩产700斤就已经算是很高产的了。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这边麦收的准确时间一般是在6月1号左右,因为我国的高考时间是在6月7号和8号,高考完之后我们这边的小麦基本上已经全部收割完毕了。而今年才5月22号,我们这边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收割麦子现状了,比起往年整整提前了8天!
我叔叔就是村子里的种粮大户,承包了大约700多亩的田地。往年的这个时候他总是笑得合不拢嘴,毕竟忙了一季,又到了收获的季节了。而今年从来没有见到过他真正的会心一笑过,毕竟种地就是他的职业,今年的这个产量估计又让他赔了不少。
听他介绍今年小麦收割早的主要原因就是大面积的小麦已经死了。为什么今年的小麦为什么会死呢?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干旱。自开春以来,河南就很少下雨,几个月以来好像就下了一场雨,并且雨量也不大。小麦开花的时候,正是大旱的时候,不能灌溉怕冲掉麦花。就这样很多小麦还没有结籽,就已经死掉了。
据气象部门专家预测,今年我国的下半年会出现洪涝的天气。对于我的老家河南老说,正是种植大豆、玉米、芝麻等秋季作物的季节。可谓又要面临一场很大的挑战了。其实对于农民伯伯来说真的很不容易,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但是对于一些年老或者靠种地为生的乡亲们来说:“靠天吃饭”的说法依旧不为过。也希望相关部门多重视农业问题。我是河南人,我为河南代言!
什么原因导致河南小麦比往年提前一个星期收割?
最近河南南部地区小麦已经收割了,河南南阳、信阳、驻马店等都已经开镰了。
整体来说,今年河南小麦收割时间提前了一个星期,提前一个星期也无所谓,关键,今年小麦产量普遍不高,亩产五六百斤,能达到800斤以上的算很不错的地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河南小麦提前一个星期的呢?原因有:
一、年前出现的暖冬天气,导致小麦在年前出现旺长。
我们知道小麦是很耐寒的庄稼,如果冬季温度高,冬季温暖不寒冷的话,小麦植株就会出现旺长徒长,这是农民最担心的事,小麦发生旺长之后,农民还要想法办法镇压小麦,还有的农民赶羊去吃小麦苗,这样小麦后期生长影响很大。
二、四月份出现至少两次倒春寒天气,导致小麦冻伤。
年前的暖冬天气预示着春季有倒春寒天气,果然,四月份全国范围内至少出现了两次大范围的倒春寒天气,从清明前后开始,基本一个星期有一次,有的地方四月经历了三次倒春寒。四月份正是小麦拔节分孽期,出现低温冻害,导致小麦生长缓慢或者直接枯萎烂根的。
三、上半年河南地区雨水少,出现了干旱。
我们知道小麦是需水量很大的庄稼,特别是进入5月份,小麦进入灌浆期,需水量更大,如果出现干旱,小麦灌浆不足,出现空壳和瘪壳,小麦减产。
其实,这几年小麦基本上都是在小满前后收割的。信阳在河南的最南部,今年小麦收割和去年小麦的收割时间基本上是同一天收割的。去年信阳的小麦是5月22号收割的,今年小麦是5月21号收割的。并不存在今年比去年早收的现象,这是因为全球变暖的原因,把小麦的生长周期压缩短了。
这两个视频截图就可以说明:去年的小麦和今年的小麦基本是同一天收割的。所以说:是现在的全球变暖的原因把二十四节气,往前赶了一个节气,在八十年以前大都是芒种节气割麦。可是,近两年都在小满节气就已经开始割麦了。按照二十节气的划分,小满只是小麦刚开始积累面粉的时候。芒种才是小麦成熟落黄的时候,过去的人们都是上了田埂才割麦。也就是栽了白田秧以后才割麦。那时候人们有一个谚语:割麦栽秧两头忙。
意思就是上了田埂就要割麦,麦割了以后还要栽麦田秧。这边割麦栽麦田秧的同时,还要趁墒抢种黄豆、花生等夏季农作物。所以,头一天晚上吃了晚饭要摸黑薅秧苗,第二天还要起五更,栽秧或者犁地种黄豆等等。
不过,那时候农活太忙,主要是生产力低下,主要是用人工干活和老水牛犁地,才使人们起五更摸半夜的忙碌。
而现在是机械化种地,就不用起五更摸半夜的干了,一般的情况下再忙的农活顺天的话,一个星期左右就干完了。
小麦本身就是夏收的旱地农作物,只要温度和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它会生长很快的。过去的人们常说:麦黄一晌,稻黄一秋。一晌就是吃一顿晌饭的时间。比如:高温天气时,你早上看着那块小麦只有七成熟,吃了午饭到下午的时候就已经是九成熟了。所以,小麦成熟就是这么的神奇。
过去人们种的都是老品种小麦生长周期较长。而现在又由受全球气温升高的影响,现在种植的大都是杂交小麦。而杂交小麦在制种的时候,又要结合近年天气变暖的实际情况。使小麦就像蒸馍一样,到了火候的时候自然就要成熟了。今年小麦之所以比去年减产,就是因为年后经历了倒春寒的冻害和赤霉病的病害造成的,与干旱没有太大的关系。天旱影响了水稻的育苗和插秧,高温对杀死小麦的病虫害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河南的小麦收割工作已经陆续展开!今年河南的小麦收割时间较常年略有提前,主要是受到今年春季及初夏气温偏高、加上河南中南部降水偏少,小麦提前成熟有关。
(2020年冬小麦成熟期预测及当前收获进度)
8500余万亩小麦开始收获 河南奏响2020丰收序曲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占到了我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其中小麦产量更是达到了我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目前河南小麦收割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今年河南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继续保持在8550万亩以上,与上年基本持平。从目前的进程来看,河南南部地区基本已经收割完毕,河南中部也即将进入收割,河南北部稍晚。
河南南部小麦收割提前,什么原因导致的?
今年河南南部小麦收割提前,主要还是受到天气的影响。今年春季,河南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局地出现了一定的旱情。卫星遥感监测显示:河南小麦收割前的5月17日,河南南部仍然有不同程度的旱情,轻旱比例达到了23.3%。加上气温偏高,多地气温更是超过了32度,这样的天气很容易形成干热风,导致小麦叶片提前枯黄,麦株停止灌浆,小麦提前成熟。
此外,今年春季河南天气多变,遭遇了多次倒春寒天气,其中4月10日,河南还出现了罕见的4月飞雪,对正在拔节生长的小麦造成一定影响。短短20天之后,5月初,河南又遭遇了一轮极端的高温天气,多地气温更是突破40度,高温炙烤,同样会对小麦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今年河南小麦收割提前,主要还是受到天气的影响,今春河南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期间还遭遇了倒春寒、极端高温、干热风等不利天气,导致小麦灌浆期缩短,小麦提前成熟。
(点击关注,欢迎留言讨论!)
小麦生育期的长短,一般由品种属性(冬春性)丶播期早晚、气侯等多种因素决定。就今年小麦而言,小麦播种时期土壤墒情较好,播种适时,出苗齐快,冬前与年后返青、起身期气温偏高,小麦生长发育需要的有效积温增加,生育期提前,进入4月份拔节抽穗期虽气温略偏低,但进入5月份小麦灌浆期气温偏高,特别是近几天干热风的原因,导致我省多地小麦比正常年份灌浆期缩短,小麦提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