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迎秋词语意思
丹枫迎秋意思是火红的枫树迎接着秋天的到来。
丹枫迎秋,汉语成语,拼音是dānfēngyíngqiū
造句:金秋十月,丹枫迎秋,大家高兴地去郊游。
寓意:红色的枫叶迎来了秋天。
丹枫迎秋是指的秋季。
扩展资料
英文翻译
Danfengmeetsautumn
相关成语
枫林如火
释义:深秋时枫叶会变红。“枫林如火”当是极赞秋枫之壮美,满眼的红色犹如一片火海。
秋高气爽
释义: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
一叶知秋
释义: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陕西商洛丹凤春节习俗形成的原因
陕西年俗古朴,春节带有着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古代的“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是三十,而是在“腊日”,和即后来的“腊八”。是从南北朝以后,才将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期,改用为阳历,所以才把阴历的“年”叫作为春节。
陕西人把春节叫做“过年”,并且流传了一个有关过年的故事。话说在远古时期,有一个叫作“年”的凶兽,每当新春来临之际的夜晚。会出来食人,让人们人心惶惶。人们在与“年”的对抗中,发现了“年”特别惧怕响声和火光,所以人们想了一个方法,那就是一旦“年”出现,人们就燃起大火,将竹节放进大火里,凶兽一见熊熊大火,听到发出爆炸声的爆竹,就逃的无影无踪。所以随之慢慢的演化成了过年团聚。贴对联、放爆竹、守岁、吃年饭等风俗习惯。
陕西乡村把腊月二十三日叫做“过小年”。在农村有的地方叫做“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祈求新的一年过得温饱。过完了小年,人们就要为春节来做好准备了。一般农家,杀猪宰羊,做点豆腐,购买蔬菜等做好过年所需要的食材。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之间为关中人蒸馍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要蒸几笼馍馍,是要一直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所以就有着“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民俗。妇女们要上街为老人孩子们买些新衣服新鞋子等物品、老人们则要购买一些年画、冥币、红字、白麻纸等大年需要的礼仪用品。
大年夜的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北、陕南,还是城市农村,都要“扫社”,城市里面的人民叫做打扫卫生。要将家里的屋前屋后,窑里塞外,甚至拐角都要打扫的“一尘不染”。将窗户和房门上重洗糊上白纸,贴上大红色的窗花。大年三十早晨,家家户户都要贴上门神和对联,在屋里挂上年画。
安康人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十,还有这看天气预测五谷六畜能否兴旺的习俗。相传每天的天气都是有预示的。即:初一观察鸡,初二是观察狗,初三观察羊,初四观察猪,初五观察牛,初六观察马,初七而是观察人,初八观察庄稼,初九观察果树,初十观察地里的菜。俗称“新春十日晴,丰年乐太平,新春十日阴,谷米贵如金”。
商洛地形
商洛在陕西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08°34′20″~111°1′25″,北纬33°2′30″~34°24′40″。东与河南省南阳市、灵宝市、卢氏、西峡、淅川等县交界;东南与湖北省郧县、郧西县相邻;西和西南与安康地区的宁陕县、安康市、旬阳县接壤;北和西北与渭南市的潼关县、华县、华阴县及西安市的蓝田、长安两县毗连。
商洛地区行政公署驻地商州市,与省会西安市和与所属其他六县人民政府驻地的距离以公路捷径计:距西安110公里;距洛南县48公里;距丹凤县51公里;距商南县117公里;距山阳县62公里;距镇安县174公里;距柞水县146公里。
地形地貌
商洛地形地貌结构复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有秦岭、蟒岭、流岭、鹘岭、新开岭和郧岭六大山脉,绵延起伏。岭谷相间排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伸展,呈掌状分布。海拔最高点位于柞水县北秦岭主脊牛背梁(2802.1 米),最低点位于商南县梳洗楼附近的丹江谷地(215.4米)。
水文
商洛境内沟壑纵横,河流密布,共有大小河流及其支流72500多条。主要河流有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旬河,另有五条独流出境河流,即蓝桥河、许家河、滔河、黑漆河、新庙河。这些河流分属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属黄河域的有洛河、兰桥河,流域面积2882.8平方公里,占河流总面积的15%;其余河流均属长江流域,流域面积16700.9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总量的85%。
气候
北部气候属暖温带,南部气候属亚 热带。由于受到冬夏季风和青藏高原环流的影响,加上秦岭整个山脉对南方暖湿气流的阻挡作用,所以商洛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呈现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干夏湿,干湿分明的气候特征,干旱、连阴雨、暴雨、冰雹、霜冻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年平均气温7.8~13.9℃,最高37℃~40.8℃,最低-11.8℃~-21.6℃。降水量 年均710~930毫米,日照1860~2130多小时。无霜期为2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