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过平遥古城吗?你觉得平遥最好玩的地方是哪里
平遥古城是我国现如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县城,位于山西省的中部,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汉族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是国家5A级旅游景点。
要想玩转平遥古城,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文化,就不能走马观花式的观看。要细细品味古城里浓浓的历史文化底蕴。下面我从几个古城的细节介绍一下。
一,平遥古城墙
古城墙的始建时间可以追溯到周宣王时期,城墙高8--10米,城墙周长 6163 米。南城墙随中都河蜿蜒而建,其余三面皆直线相围。平遥城墙的东南角和东门,分别有文昌阁(现已不存)、魁星楼和尹吉甫点将台等建筑。从城墙上远眺,灰砖黑瓦的山西民居,更有明清时期的佳蕴。
二,平遥百川通
百川通位于平遥南大街的南口,门票含在大门票内。百川通票号是清代主要票号之一 .是南大街店铺、民居建筑中保存最完好、最高的店面 ,也是古城内最早开发的景点之一 。
这就是位于地下的钱窖了,十分隐秘,票号都把金元宝和现钞放到这里的。
古人的思想其实很简朴,出交天下士,入读古人书。
明清时的家具 ,陈设简单,却有着无法描述的年代感。
三,中国珍奇报纸陈列馆---永庆祥
永庆祥位于平遥古城明清街的繁华地段,门票包含在大门票内,是中国珍奇报纸陈列馆,建筑保存了明清时期的风格,古色古香,雕梁画栋。 中国珍奇报纸陈列馆的前身是中国私家藏报第一馆——苗世明藏报博物馆。藏报数量6万余种,110余万份,馆藏报刊已载入世界吉尼斯之最纪录大全,有清代名国珍奇报、五十年代文革时期的系列报刊、山西及全国重大时事报、部分各国报纸、少数民族报刊等。
四,平遥城的夜景
青色砖瓦,配上红灯笼,氛围立马就鲜活起来了。
小巷深深,灯火阑珊。欢迎大家来平遥游玩。
首先感谢平遥人及平遥政府,能把这座古城完整地保存下来!我这吃货,到哪里先尝地方风味,😄这平遥的美味隹肴可谓独树一帜。我认为最好唯平遙牛肉啦!我用地道的山东口音喊了声:”伙计,切二斤熟牛肉来!”😄😄吃饱喝足,登城楼鸟瞰全城,古台老阁栉临比次,一派古风古韵,给人以无限遐想。
我印象最深的是县衙和城隍庙,平遥衙门应属全国保留最完整的了,看过升堂表演,很生动地复原了古代官民社会原貌,更了解古代人的社会状况。更有意思的是城隍庙,内中塑象,城隍判官,鬼差夜叉,面目狰狞,形态各异,煞是威严。刀山火海,油锅索练,恐布万分。那些阳世间造谣挑拨者,被判割舌,偷窥人隐私者判挖眼,忘恩负义及不孝者挖心锯解,,
虽属酷刑,在当时社会确实对不法分子起到严厉的惩戒。
其次便是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晋祠之类的,很值得看看,了解一下当时名家巨贾们的生活状况。
最不可忘记的还是要去文庙参拜一番,平遥古城的一切,都是孔夫子思想的一小部分体现,据说参拜夫子庙会沾好运气,特别是学子们,很灵验的。谢邀!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平遥有着丰富而又宝贵的遗产。
1.平遥古城是汉民族保留下最完整的古城,明洪武三年修建的城墙和城里的三千多所民居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基石,现在里边还生活着4万老百姓。
2.平遥文庙,大成殿是金代遗构,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庙。一般都是明清的建筑。
3.平遥双林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里边的明代彩塑是我国明代彩塑艺术的最高峰,非常精美,尤其是千手观音,自在观音,韦陀,四大天王等都是中国同类彩塑中最美的。
4.镇国寺,五代的建筑,全国只有四座,塑像也是五代的,在平遥洪善镇,和双林寺镇国寺古城共同是世界文化遗产。
5.日升昌票号,是中国银行业的鼻祖,1823年成立,是晋商成为全国商帮之首的见证。
6.平遥县衙,是中国现存较完整的县衙之一。
7.《又见平遥》演出,是王潮歌樊跃导演的创新制作,互动类演出,非常精彩。
8.慈相寺,金代寺庙,还有慈相寺塔,传说栓住平遥古城龟城左后腿的绳子就系在塔上。
9.平遥古城内还有城隍庙,清虚观,明清一条街,镖局,票号等其他参观点。
谢邀。
我是一枝研学,经常往返于五台山、大同、平遥、乔家大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经常去平遥古城,从业以来也大致品鉴出了古城的味道。
简单来说就是“雨城不如夜城,夜城不如雪城”。当然平遥的魅力不在那些旅游垃圾。也不是美丽的自然风光。毕竟作为一个重工业省份污染是在所难免的。但是那青砖青石勾勒的是一种古朴、一种美丽的人文风光。
很多人在平遥古城的体验感比较差,这当然是因为服务跟不上。抱着自己是5A,一副爱来不来的样子,假货横行,黑导也很多,但是即便这样,我依然觉得平遥的魅力不可抵挡。
这里是人文重地,简单而言,平遥的文化体系有:票号文化(公司经营)、道教文化(城隍庙、清虚观)、儒教文化(文庙学宫)、镖局文化(大德通、又见平遥)、官吏文化(县衙)、五行文化(整体城建)。这也是只是我的闪念一想,具体的细节性的挖掘也很多。
在我看来,我最喜欢的就是“蚰蜒巷”,很久以前那些兼职的导游在给客人讲解的时候说“之所以被称为油盐巷,是因为正街都是有钱人的天下,老百姓都屈居“油盐巷”。看起来逻辑没有问题,客人也点头称是,但是事实是,因为巷子不直,像动物“蚰蜒”。
所以找个专业的导游很重要。
当然正街的商业氛围比较重,但是蚰蜒巷的就要静谧的多。安详的就像记忆中北方的家。那里有小时候的梧桐、小时候的老狗、还有小时候的夕阳。
另外,就平遥的城建来说,平遥县政府也不是什么都没做,古城内的小公园林立,真正的让人有一种休憩,安宁的感觉。
古城一年四季的风景都不同,不变的是哪巍峨的城墙和悠久的历史。最喜欢的季节是春、秋、夏。
冬天不是不能来,但是得碰到下雪天。这就得靠缘分啊。
平遥,到了山西旅游,无论如何都该去看看的地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古镇之一,平遥古城也是从白天可以玩到晚上的一个地方。
清晨的平遥适合拍照
平遥古城的早晨是相当静谧的,基本上十点前,街上都看不到什么人流,游客也大多中午时间才会到,这个时间的平遥还未完全苏醒,却可以留下最美丽的照片。
故而,对于前往平遥古城游玩的你,个人建议至少住上一晚,睡一睡古城内的炕,盖一盖那喜气的棉被。
一堆的景点,等你去发现
当平遥古城渐渐苏醒之后,你会发现一下子,古城内的人便多了起来。
这个时候,也许你应该去探访一些古城内那大大小小的景点,联票150元3天有效,其中人流最多的应该就是平遥县衙,日升昌票号,镖局以及古城墙等等。
古城街道,看好你的钱包
平遥古城近年来也有点过于的商业化,庆幸的是很多商铺还是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那汉服,比如那明信片,比如那各种可爱的伴手礼,一不小心你的钱包可能就大出血了。
在古城,与平遥美食亲密接触
平遥古城内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面店及餐厅,当然如果不习惯山西食物的,也会寻觅到许多常见的小吃,比如鸡排,比如牛肉串等等。
到了平遥,怎么都得尝一尝碗托,还有那平遥牛肉,水煎包等等。
傍晚,登上古城墙看日落
古城墙同样需要门票,可以俯瞰古城,若运气好到遇到一个晴天,恰巧又能看到落日和晚霞,那是极致的圆满。
漫步古城墙,全部走完也要1-2个小时的时间,抚摸岁月拂过的痕迹,在静默中瞻仰其雄伟风姿。
《又见平遥》,了解下这座城的文化
《又见平遥》的剧场并不在古城内,但也不是太远,这是一台行走式的演出,把古城的元素和演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有人笑言看完《又见平遥》,对于平遥古城的了解也会增加许多。
夜晚,也许可以喝一杯
酒吧,艳遇,鸡尾酒,民谣......平遥古城内有静吧也有闹吧,于个人而言,更倾向于静吧。
以上个人建议,欢迎沟通交流。
平遥古城有什么特色
山西平遥古城必尝特色小吃推荐,记得收藏
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点。特色美食平遥牛肉平遥牛肉以色泽红润,香飘万家,一片入口,不咬自化而远近闻名。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文化内涵深厚。加工业始于明代,到了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已是名声大振,当然这与票号的创立及晋商的崛起不无关系。 平遥碗托传说,1900年(即光绪26年),慈禧太后一行避祸西安,路经平遥时,食用了董宣的碗脱,赞不绝口,并赐予重赏。碗脱被封为御膳,于是碗脱名声大震。 水煎包当地人们称之为煎包。其状扁圆,上下呈金黄色,外酥里鲜,馅儿有羊肉、猪肉、素菜等,品种多样,口感各异。底色金黄,焦脆,馅浓香可口,色味俱佳。 山药菜肴平遥古城内各个餐厅都有长山药加工而成的菜肴,做法多样,最常见也最独具特色的一种是蜜汁长山药,放了沙棘果粒,很好吃。曹家熏肘平遥薰肉以曹家薰肉最有名,曹家则以薰肘最具特色,它的色、香、味、形,曾博得过慈禧太后的赞赏。之后,李莲英命平遥知县将曹家薰肘献入宫中,深得王公大臣们的喜爱。过油肉过油肉是平遥的传统地方菜。用精选瘦肉经过上浆、拉油,配天然黑木耳、蘑菇、冬笋炒过。山西人好吃醋,对醋的炒用在烹调中很有讲究。此菜成品色泽金黄鲜艳,味道咸鲜闻有醋意,质感外软里嫩,是难得的美味佳肴。 人气饭馆推荐背包客餐厅许多驴友喜欢去的餐厅,价格在古城内算便宜,人气很高,菜品都是平遥特色小吃,味道很正宗。
地址:平遥古城西大街198号(近凤仪门) 人均:40元喜迎春饭店南门里第一家百年老字号,店里有108种特色小吃任你吃。
地址:平遥古城南大街118号人均:46元德居源人气饭店,吃货们必推。菜品在传统吃法上有一些改良,口味更好。
地址:南大街(明清一条街)82号 人均:43元晋升炉食铺有点快餐的意思,有小吃套餐很不错,网上评价很高。
地址: 平遥古城南大街2号人均:35元祖传私房菜人气店,位置好。人超级多。
地址:北大街118号(进北门左边第一家,北门城楼下)
云锦城大酒店 老佛爷逃难时下榻在此,对此地的口味据说是赞不绝口。很多人慕名而来。
地址:西大街52号
人均:50元
驴途小栈餐厅驴友喜爱去的店,人气不低,店内装修有特色,小吃也都很地道,菜量不小。
地址:西大街物资局门面214号人均:41元边逛平遥古城,边享受当地特色小吃,人生岂不美哉!吃货们,走起呗!开心么么哒!
我从小就在平遥城墙根底下长大,很想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既能回忆一下故乡,又能宣传一下老家的旅游。
吃:山西是面食的天下。同样是面食,山西面食和别处有很大不同:山西面食,完全是在面上下功夫。
原料就有:有白面、高粱面、玉米面、小米面、莜面等。
形状各异:有刀削面、揪片、手擀面、侧疙抖、抿鱼儿、猫耳朵等几十种。
加工手法:有蒸、煮、炒、炸、煎、烙、炖等。
你很难想象,就是一把普通的面粉,在山西人的手里,竟是如此的千变万化。
如果你来平遥,除了常规的面食,推荐你到街头的小摊,找一种叫“碗秃子”的面食小吃,这种面食先蒸出来,再爆炒或凉拌,都非常美味。
还有一种特色小吃是油炸糕,小米面做皮,红枣豆沙做馅,再放油锅里炸,一定要吃刚出锅的。
总之在平遥,能彻底颠覆你对面食的固有观念。
我初中同桌的漂亮女生现在开个小面馆,如果你春节期间去平遥,可以私信我,我介绍你去她那里,保证让你吃到很正宗的平遥面食,更重要的是:报我名字,绝对不宰客。
住:长大后我行走四方,但再豪华的酒店,也比不上冬天平遥土坑的那种温暖。冬天到平遥,如果能体会一下正宗的土炕,那绝对是人生美妙的体验。
可惜现在古城限制烧煤,你很难找到烧煤的土炕了,游客只能在各种民宅里睡一把“伪土炕”了……没办法,我现在回老家,还能在村子里的亲戚家体验一下。
作为游客的你,有机会咱们一起在冬天回去,我带你去村子里睡一把——我说的是睡炕,不是睡人。
行:平遥古城机动车限行,城里有人力三轮车,古城的街巷很窄,穿行其中,别有一份情趣。
现在三轮车也都统一管理了,街上游客多,很难体会那种风从耳边吹过的感觉了。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你在深夜骑辆单车,在古城的石头路上颠簸一番,想象一下若干年前,白银从全国四面八方而来,汇聚在这座小小的城……边骑边想,古城就是一本厚厚的书,叙述着一段辉煌的过往。
玩:在古城,任意一个角落,未必有风景,但一定可以安放一段欣赏风景的心情。
沿着城墙漫步,城里的民宅密密麻麻却又整齐有序地铺开,千年时光就在你的眼前心底。
来平遥玩,请你一定不要匆忙,一定要住一晚,一定要早起,沿着巷陌走到古城的深处,在寂寞的清晨时光里,让古城拥抱着你。
等到白天,当古城醒来,你就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沿着那几条主干道,几十家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是你熟悉历史,与孩子一起学习的最好场所。
不写了。。。写着写着,我也想回老家平遥过年了。
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平遥古城东南西北四座巍峨高大的城门,是进出这座城池的唯一道路。站在城墙上面可以看到旧城和新城的全部风貌,城墙以内的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遥县衙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县级衙署,是古代中国官府吏治的缩影。县衙大堂叫亲民堂,民字多了一点寓意对百姓好一点。县官大老爷审判犯人的官话叫“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看来县官大老爷还很有现代意识。那里的古代刑具、酷刑展览非常恐怖,让人对封建专治不寒而栗。
在这座城里,没有一栋现代化的建筑,全部是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平房,立柱横梁,画栋雕栏,飞檐斗拱,石礅木扉,处处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而在城区的结构布局上,整座城的街市、商铺、县衙、文庙、民居、学堂、钟楼、佛寺,应有尽有,前铺后坊,左阁右藏,廊厅厢堂,一切建筑都保持着原汁原味的中国古城风貌,活脱脱一个中国传统建筑的教学版本。
平遥古城除了城墙是远古的,并且在明清时外墙加固外,城内的建筑都是明清建筑。青石板铺成的凹凸街路,灰砖加灰瓦的院落,整座城灰蒙蒙的,显得不太干净、整洁。也许它只适宜短暂停留的人们浅浅怀古,不如丽江古城那样令人流连忘返。
平遥古城,2000多年发展历史,走出了中国最早的镖局票号,也孕育出现代文明,满大街的客栈酒吧和民谣歌曲,大家有机会可以去平遥看一看,亲自感受一下古城的文化和历史。给大家看一下今年三月底去拍的照片。
关注阿哈自驾公众号/APP 可以查看北京自驾到平遥古城详细路书。
对平遥的感觉,总是亲切的,记忆中的平遥是由相片和声音组成的。那相片是古老的宅院,雕花的上马石,下马栓;是在日升昌票号前的凝思;是高高的马头墙下,人们宁静欢喜的生活。而声音,是满含晋腔的叫卖,声音婉转悦耳;那声音是孩子们在古老的县衙前嬉戏,仿佛时空凝滞,还有鸽子的咕咕声,敲响的锣鼓声。
平遥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居住着很多当地的居民,他们享受着古城带给他们的平和,安宁。很多老人拄着拐杖,就坐在自家的门口舒服地晒太阳,太阳暖暖的,小狗似乎也倦怠了。平遥是属于它们的,而我永远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喜欢平遥,也许原于它的古朴与传统,行走在明清街上,雕花的窗棂,古朴的石雕,仿佛我们行走在岁月的时光里。可是,现代的气息又不知不觉地浸入到了古城,连房东的老太太都在使用着微信二维码,让人忍不住感受到古城时尚的气息。
和平遥的感情,就像和老友相聚,默契地约定了每年冬季。冬天时因为一些事情耽搁了,早春的季节,我还是忍不住再来看平遥。从平遥火车站走出来,空气中已经没有了冬日的严寒,换之是一种暖暖的气息。古城墙就在不远的地方,一切看上去都那么熟悉,突然想大声地问候一声:平遥,别来无恙!
闲逛古城,你会感觉内心的平和。人们用晋中话大声地寒暄着。到处是传统的红布绿花朵的老布店,让我想像着如果穿上这样一套衣服,会不会回头率百分之百?古城中到处是卖醋的店铺。巨大的醋坛里,酿造着香香的醋。记得上次来古城时,一个老奶奶,让我闻这里的醋,说:“好香呢!”一切仿佛就在昨日。
喜欢行走在古城里,时常会感觉到岁月的无声。到处是酒吧,客栈,驴友餐厅,到处也是古老的镖局,票号,多少辈的沧桑磨难都融入历史一挥间。遥想当年那些押镖的人,远离亲人,很多客死异乡,上演了很多人间的悲歌。如今,在暖暖的阳光下,一切都显得遥远。
曾经,那些辉煌的历史,如今只留在墙壁的砖缝里。
或在古街上,那些鸽子咕咕的声音里。
爱着平遥,也许因为那间古朴的客栈。威仪的楼阁,有着一种极威严的气势。可是,当你走进去,走进一家温暖的房间里,你又会觉得它充满了温情默默。仿佛,它就是一个外表严肃而内心激情的男子吧,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行走过很多很多古城,每次看到古城墙,高高的翁城,都会感觉南北方的古城是有着那么多的不同。北方的城,雄浑,古朴,厚重,而南方的城,多无城墙,显得灵秀,纤巧,美丽。而一阵细雨过后,古镇显得更加清爽与宁静。
古城最美的时刻不在白日,而是在夕阳西下。夕阳斜斜地照着,将古城的石板路打得光亮亮的,你仿佛可以看得到车辙留下的痕迹。站在古城的翁城处,四下里有些暗淡,望着另一侧很厚很厚的城墙,坚信它的牢不可催。
随着夕阳西下,古城中的灯一盏盏亮起来。
这时节的古城和白天竟然是两种韵味,两个风格,那些白天里看上去不起眼,或者根本未曾留意的小店,却在夜色中闪烁着迷离的目光,惹得你前往。樱花屋酒吧里已经坐满了人,酒吧歌手唱着忧伤的歌儿,让人把脚步也不知不觉地放慢。此时的平遥,充满了小资的气息。
夜终于静了下来,茶榻上摆放着万寿无疆的茶碗,沏杯茶,慢慢地喝,听着每到整点敲响的钟声,岁月仿佛就是这样无声无息中溜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