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恢复常山名字是否可行
实在看不下去那些不懂还胡咧咧的人。让大家误认为石家庄1947年前一直叫石门,真是没点常识就什么内容都敢写。
石家庄在百年前一直就叫石家庄,只不过是隶属于正定府获鹿县的一个偏僻小村,获鹿县当时则正定府四大县之一。
上世纪初因正太线铁路选址石家庄村,石家庄而慢慢发展起来,1925年国民政府将石家庄与休门村各取一字改名石门市,这个是国民政府1925年改的,1947年解放军解放这座城市,既然是解放,当然是连国民政府改的名字也得一起解放,所以叫解放石家庄,而不是解放石门!
回到主题,这一片土地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清朝雍正前,区域名称大多数一直在真定(真定国)、常山间变更,有的时期真定隶属于常山,有的时期这片区域就叫真定而无常山。清雍正后更名正定,这片区就一直叫正定府了,当时直隶省五大府之一,就是那时候的地级市。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石家庄因铁路资源优势强势崛起,正定才逐渐走向没落,成了一个小县城,近十年正定再度飞速发展,却惹来众多酸溜溜的非议,什么靠这个靠那个等等,让人无语!放在已逝的历史长河中,石家庄出头也才不足七十年,其余什么栾城、藁城、获鹿更是从未站到过中心位!而正定(真定)和常山的名称则几乎是轮换C位,虽然常山治所也曾在现元氏县,但常山治所大多时期也都在真定,所以真定才是这片区域真正的名片!!考虑到真定更名为正定已近三百年,所以石家庄就算改名,首选肯定应该是正定!!而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更不可能是石门这种国民政府给改的,历史上仅存在22年的名称!
改城市名字,这都是纯扯淡。你改了又怎么?改了名字就高大上了?你不还是在这还是这个城市吗?你要是努力发展经济,努力改善民生,要市民过上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争取超过北上广深,那才是你的发展目标,到那时候,石家庄就是中国的名片。不要整天想着揠苗助长歪主意,自己不争气怪别人还。再着了,一个朝代一个名字都是有纪念意义的,不是随便取得。常山是汉朝三国的叫法,石家庄就是共和国的叫法,《解放石家庄》看过电影没?这都是有纪念意义的,全国第一个解放省会大城市,不是你想改就能改的……
石家庄改名常山郡或常山府
挺好的
因为只有石家庄才能真正将常山地名文化传承下去,别的城市能力不够,比如正定,比如元氏
即便将来市不辖县了,石家庄依然能将常山地名继续传扬。
以后
主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00万的大城市都叫府,高于县,低于省。
比如说石家庄市更名常山府,
50万——100万的中等城市叫州,
比如说廊坊市更名安次州或东安州,
比县略高。
50万以下的小城市叫市——县辖市,县辖省管。
比如说霸州市更名霸县,霸州镇更名霸州市,胜芳镇更名胜芳市。
文安县左各庄镇更名文安县左各庄市。
高碑店市白沟镇更名新城县白沟市。
三河市燕郊镇更名三河县燕郊市。
这是我的一点关于区划地名的建议和设想。
我是头条号烛光一点,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愿与各位师友在网络结伴同行!
石家庄原名石门,在民国以前寂寂无名,后来由于修建正太铁路,由于当时技术及资金所限,将火车站址选在了滹沱河以南,避免铁路跨越滹沱河。由于该处位于正太、京广铁路交叉点,乃交通要道,遂迅速发展壮大,取代了原来正定的位置。
正定原名真定,清朝时因避清朝雍正帝名讳而改名正定,直到现在石家庄周围的农村老人还管正定叫真定。正定区域春秋时为中山国范围,后为赵国兼并。秦朝属恒山郡,至汉朝为避刘恒名讳改为常山郡,治所选在真定。从此以后历朝都是华北重镇。
河北的邯郸、定州、正定、保定随便拿出一个都是充满了历史感,与他们比石家庄的名字确实充满了乡土气息。但是这些年大家已经熟悉这个名字,国人也知道了国际庄的称谓,贸然改名似为不妥。与其追求改名,不如追求解放思想,移风易俗,增强自己的软实力,因为作为国际庄出身的人,我深知家乡人思想深受传统和惰性思维束缚,亟待改进。譬如酒文化,都以把对方灌醉为乐事;比如婚丧嫁娶,要彩礼、大操大办;比如官场的送礼及阿谀奉承;比如不重人才重关系等等。以上的种种思想都严重束缚了地方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