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湖北干旱什么时候能缓解
4月份能得到缓解
从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防办)获悉,该办近日组织汛情会商,对我省4月份我省汛情旱情进行了研判。基于气象水文预测情况,综合当前防汛抗旱工作特点,预测4月份我省汛情旱情将呈现总体平稳态势。
据气象部门预报,2020年4月鄂西北(十堰、神农架、襄阳大部、随州局部)降水量偏多1~2成,其他地区大部偏少1~2成,全省平均气温偏高0.1~1℃。
省水文局现场通报,今年以来(1至3月)全省累计平均降雨量为234.7毫米,较多年同期偏多7成。3月全省累计平均降雨量91.6毫米,较多年同期偏多近5成,鄂西北偏多明显。截至3月30日8时,长江中下游干流宜昌至九江站水位与多年同期相比,除沙市站水位偏低0.47米以外,其余各站均偏高(最大为螺山站偏高2.87米)。汉江中下游干流各站水位与多年同期相比,偏高偏低互现(最大为宜城站偏低1.3米)。截至3月底,全省水库总蓄水量对比上月略增,比历史同期蓄水量偏少一成以上,武汉、鄂州偏少1成以内,襄阳、荆门、天门、随州4市偏少2~3成,孝感偏少3成多。
综合判断,4月份我省汛情旱情态势总体平稳;省内大江大河4月不会出现汛情,中小河流可能发生涨水过程;鄂西北地区(十堰、神农架、襄阳、随州等地)防汛重点关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及引发的地质灾害;抗旱重点关注春灌春播及库塘蓄水。
襄阳未来会有几个市辖区
襄阳的奋斗目标是建设成区域中心城市并入列国家特大城市序列,终极目标则是人民安居乐业和展现民生民权民意的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大都会!
襄阳市目前
包括三市:老河口市、枣阳市、宜城市。
包含三县:谷城县、南漳县、保康县。
包含三个市辖区: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
五个级别较高的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东津新区、樊西新区、鱼梁洲旅游经济开发区。
还有三个普通开发区:襄城经济开发区(余家湖街道办事处)、樊城经济开发区(太平店镇)。襄州经济开发区与国际物流园区和农产园区分别位于伙牌镇及古驿镇、双沟镇。
论谁最有可能成为市辖区?以我的经验看来则是高新区。
高新区全名是什么?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区幅员辽阔,在商贸方面有紫贞公园万达广场等市级商业中心;有时代天街、活悦会区域购物中心。
在人口和居住方面也不逊色,常住居民和临时居民不低于20万,区内工业厂矿较多,即有朝气也有宁静。
上面提到了高新区最有可能成为市辖区,在襄阳确定建设区域中心及特大城市的时候已展现出无限魄力。
前几年官方提出加快南漳、宜城融城。
这两个县市距离襄阳古城不足50公里,前者距离襄城区西南端的尹集乡更是只有不到30公里的距离,而且襄城区不断进行城镇化建设和开发新区,古城至尹集乡这段已然成为襄阳城外的新城区,但是由于归属襄城区管辖却为拉近与南漳县的距离立下汗马功劳。
后者也不赖,襄阳城南建有唐城影视城、中华紫薇园等民众游览区,还有著名的襄城经济开发区。
襄城经开区距离古城和宜城的距离几乎相当,是联通宜城融城的城镇化建设。
除了高新区、南漳、宜城有可能成为市辖区外,本人预测樊西新区将来有望以分割樊城区太平店镇、牛首镇为新城区。观察发现,樊西新区的变化以及感官已跳出襄阳原有市容市貌的局限性。
樊西新区和航天航空产业园、樊城经济开发区或成为新的市辖区。
其次还有一个不容忽略的地方,东津新区!
襄阳市目前的市辖区有:樊城区、襄城区、高新区、经开区(东津新区)、鱼梁洲开发区。其他均不属于市辖区。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什么叫市辖区,简单好一点讲就是市区或城区。
近期,襄阳下一个市辖区(划为城区),极有可能是襄州区。目前襄州区暂不能享受城区的各项政策,襄阳市各种资金,襄州区都不能享用。目前,襄州区内学生上襄阳四中五中的比例也是执行的农村标准,这就意味着在襄州不能享受较好的教育资源。
襄州以前叫襄阳县,后改为襄阳区,再后来叫襄州区。襄州区的地盘以前是从现在的樊城一桥头开始的,目前一桥头还有襄州区中医院(以前襄阳县中医院),后来从清河口到一桥头的区域被划给樊城区,而襄州区管辖范围变为清河口以北,襄州区依旧不属于市区范畴。
随着近几年襄阳市区和襄州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襄州区已经和樊城高度融合,加之襄州区内的高新区和东津新区均已属于市区,相信襄州区城区成为市辖区(市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预计五到十年内,襄州区可变为市区。
后期可能宜城、南漳、河谷新城会成为下一个市辖区。这都是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