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的言语有哪些
1、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地平线上特显光明,表示还要继续下雨;反之,如果地平线上比较灰暗,天顶上显得光亮,这是天气转晴的预兆。下雨天因为空气扰动的结果,地面的水汽尘埃都被吹向上空,所以平视的能见度特别好,而垂直能见度较恶劣,这就是天边光亮。
天顶灰暗成为雨天先兆的道理.等到大气稳定了,所有水汽尘埃都密集在地面低空,这样平视的能见度恶劣,而垂直的能见度优良,所以显得天顶光亮,地平灰暗,既然大气变得稳定了,所以天不再下雨了。
2、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早上下雨的话,不会下太久,白天肯定会晴;但是晚上下雨就恰巧相反,晚上的雨一般会下一夜。
3、枣芽发,种棉花
这句话的意思一目了然,枣枝芽蕾炸裂,说明春来气温已经达到基本稳定的高度,栽种棉花的季节就到来了。
4、芒种芒种忙忙种,芒种一过白白种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公历6月5日左右,农忙已经进入高潮时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播种要这一时间段完成,过了这个节气,农作物成活率就越来越低。
5、清明倒秧,谷雨插秧
这句话的意思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农民们应该耕水种田了,由于过去中国南方稻田冬种,红花草籽到了清明时节,长得茂盛,犁铧在牛的牵引下,红花草籽纷纷倒地。
天气预报是怎么预测天气的
由于天气预报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天气变化的预测,所以必须根据气象学原理,通过分析实时天气要素图或利用电子计算机对大气运动和演变过程组进行计算后再结合有关气象资料的分析判断才能制作出来。天气预报的种类很多,就空间范围而言,有区域和本地天气预报;就时效长短而言,有短期、中期和长期天气预报;同时又有各种不同的专业天气预报。
短期天气预报是指三天以内的天气预报,其主要制作方式有三种:即天气图预报方法、数值天气预报方法和数理统计预报方法;中期天气预报是3-10天的天气预报,主要使用以天气过程演变的自然周期为基础的自然天气周期预报方法、对环流形势分类分析的环流型预报方法等;长期天气预报是对未来一段较长时间(月、季、年)内的温度、降水的趋势预报,主要使用天气气候学和数理统计等方法。
天气预报城市播报顺序有什么说法
央视天气预报全国主要城市的顺序 : 北京 东北(哈尔滨、长春、沈阳、天津) 西北(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银川、西宁、兰州、西安) 西南(拉萨、成都、重庆、贵阳、昆明) 华北(太原、石家庄、济南、郑州、合肥、南京、上海) 。
华中(武汉、长沙、南昌、杭州、福州、台北) 华南(南宁、海口、广州、香港、澳门)
天气预报未来15 天准确率多少
未来15天的天气预报,大概率不准。基本都与实际有出入。 不是很准。 未来三天的大多都是很准的,但也会有不准的情况出现。 天气预报仅做参考,不必太较真了。
因为天气变化因素很多,通常24小时预报都不一定准,最准的是1小时预报,也就是实时预报。
天气预报未来15天的准确率大概三十至五十之间,如果是台风准确率大概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平时基本上都不是很准的,比如2O2|年22号台风来说吧,讲20号至23号有中雨到大雨,结果一直到25号都没下雨,也许是冷空气下来给压下去了,直到26号才开始下雨。
一周天气预报准确率是多少
一周天气预报准确率是在80%以上。中央气象台三天内的预报比较准确,当地气象台两天内的比较准确。正常情况下24小时准确率95%,48小时准确率90%左右,96个小时以内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在60%左右。实际变量与时间变量决定了天气预报的变数。所谓实际变量,是指大气活动方程只能无限接近但无法百分百摸拟真实大气,下垫面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都给天气预测增加了许多变量,加大了准确预测的难度。
同时,当实际变量等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计算结果在短期内虽可以无限接近正确值,但时间长了以后,差异会越来越大,难度越来越难。
70%
现在的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宋词有“雨横风狂三月暮”的名句,自古以来三月末四月初大部分地区都有雨发生。所以中央气象局的1周天气预报是比较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