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樱花开放时间
鞍山的樱花一般在 4 月中旬到 5 月中旬开放,但具体开放时间会受到气候和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你想去欣赏樱花,建议提前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和樱花开放情况,以便选择最佳的观赏时间。
鞍山有一些比较知名的赏樱地点,例如千山风景区、二一九公园等。在这些地方,你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樱花,感受春天的气息。此外,赏樱时还可以带上相机,记录下美好的瞬间。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赏花过程中要爱护环境,不要随意采摘花朵,共同维护美丽的景观。希望你能在鞍山度过一个愉快的赏樱之旅!
樱花通常是三四月开始开放,每朵花花期7天,像武汉这边现在樱花已经陆陆续续开了。
日本樱花从南到北的地方 可以从三月底一路开到五月。
鞍山似乎没有 旅顺有。
什么样的水利工程能改善北方地区的干旱状况,能让有限的地下水资源不再继续枯竭
一、自然形成的华北平原有个明显缺点,缺少湖泊,特别在黄河以北,河流泥沙将河道和洼地都淤平了。我一直在思考采用管道运输的方法来为华北平原开挖湖泊,一条真经一点二米的管道一年能输送上亿方泥土,可以开挖一平方公里大小,深十米的湖泊8个左右,如果在华北平原开挖这样的湖泊300个,可以有效的改变华北北部的水利灌溉状况,且具有如下一些好处:1、300个湖泊可以用来抗旱灌溉。2、可以用来养鱼。3、可以蓄存雨水,防止雨水外流,并提升地下水位。4、300个湖泊所挖出的泥土输入江苏东滩,造出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围出300平方公里以上的海上湖泊。5、这种挖一平方公里,填一平方公里,围一平方公里的方法,其公式为一减一大于三,土地面积并不减少,而养殖水面增加两倍,可有力地改变华北北部的农业面貌,也为江苏东滩的利用起到一个好的开端。
二、将洪泽湖四围筑堤,使湖面海拨达到14至15米,并开挖运河穿黄河入渤海,将淮河之水自流输入北方,为华北平源的北方提供灌溉及生活用水,并为各湖泊补充蓄水,并补充地下水,运河还可开发航运,在旱季还可在洪泽湖东北方位建抽水站向北方供水,这是一次性扬水站,比东线的50多个抽水站,省电,省人工,省投资,合算多了。所难的只是开挖运河的土方大了一点,但只要有管道运输:,就变的不会很困难,要研究开发管道运输。
三、西线如果配合的话,可以有更佳的水利效果。如果通过红旗河借红延河过来,补充黄河水,将可带走黄河河床的大量泥沙,并让北方又多了一条补充水资源来源。还有可借用三峡讯后之库水过汉江顺黄河,并汇入黄河,或另开水渠入北方,也一条水资源的来源。
谢谢邀请,我国的北方地区主要是指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季风区,从年降水量角度来看,多处在年降水量在400至800毫米之间,属于半湿润区,并不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区。但是由于我国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巨大,存在着水资源的严重供需矛盾。华北地区巨大的水资源缺口是无法通过节水措施弥补的,所以只能依靠从其他区域调水。
所以,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状况的水利工程是“跨流域调水”,也就是我们说的“南水北调”工程。从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流域,往北方的黄河和海河流域调水,以缓解华北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南水北调总共有三条线路,分别是东线工程,从我国的长江下游的扬州抽水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向北送水最终到达山东和天津等地。
中线工程是从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调水,利用输水渠道,沿太行山东麓,往华北调水,最终到达北京、天津。中线工程的水源取自水库,水质较好,而且全程能够自流,运行费用较低。西线工程是从长江的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水库,建设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从长江上游往黄河上游调水,不过目前仅停留在设计阶段。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也可以减少当地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
每年从三峡水库调水1200亿方,便可彻底解决华北干旱问题。
1.要充分利用长江三峡处的支流--香溪河。在其与三峡水库交汇处筑大坝、让香溪河水改向北流。香溪河水位平时只控制在135米的最低水位,当三峡水库来洪水时就打开大坝,让香溪河水位从135米升至175米。
2.丹江口水库平时不蓄水! 其水位也控制在135米,从而腾出290.5亿的库容以便吸纳三峡处的洪水。
用人工运河的库容30亿与丹江口水库库容加一起,可达320亿方。以三峡一次中型洪水200亿方,根本无需提前降位库区水位、腾出库容防洪,从而又增加了三峡大坝的发电量。
3.拓宽现有的南水北调中线运河,取消全部渡槽、改为堤坝型,河床沉降至海拔120米,河间拓宽至500米。以便丹江口水库吸纳的洪水能快速流到黄河/淮河,并存之于各处湖泊、特别是人工新湖泊中,从而缓解华北旱情。也缓解当三峡出现特大洪水,水位急剧、持续上涨时的压力。
如果您有兴趣讨论南水北调--大中线工程,可搜寻本人‘南襄篇’、‘郑州篇’等文。
我们国家是个缺乏淡水的国家,虽然缺水,但每年也是受洪涝灾害最多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内陆河流较少,尤其北方几乎没有大的河流,我们的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而最大河流就是长江黄河,也比较靠南,剩下的有些江河都集中在南方,所以每年南方受洪涝灾害最多!我想我们是不是缺水和洪涝灾害联系起来解决,只解决缺水不解决洪涝灾害应该是行不通的,首先洪涝灾害对我们解决缺水问题是个威胁,洪涝灾害对国民经济民生都是威胁!我们不能每年都说“今年比往年洪峰高”!解决了洪涝灾害应该也就解决了缺水问题了!每年洪峰来的时候,我们三峡大坝要往下游泄洪多少亿立方米,本来下游已经受天气降雨影响压力就大,再加上上游泄洪,下游能不受灾吗?我们国家南方地区本来就是一个季节性降雨比较集中的地区,所以每年7、8月份是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但这也是一个集中调水有利的天然条件!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不断的的把上游的洪峰调往缺水的地区多好,既解决了洪涝灾害,也解决了北方缺水的问题!肯定投入是巨大的,但是想想每年我们为抗洪抢险损失的人力物力,加起来损失太大了,而且这种损失是永远的,这种损失是真正的损失,永远都收不回来了!如果我们弄一个既解决南方的洪涝灾害,又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而且经济利益和民生将是一个质的飞跃!
目前能看到的、想到的方案,效果最大、可靠性最高、寿命期最长、可实施性最强的项目是——红旗河。其重大而长远的意义别讲了,已讨论好几年了。如能实施,新疆人、内蒙古人、甘肃人、宁夏人、青海人、陜西人将会欢天喜地!红旗河是中国当代最宏大的自然生态保护工程,希望能早曰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