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温度会达到多少度
气温:全市年平均气温16.2℃∽17.7℃,东南部较高,西北部较低;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6℃-5.3℃,南部高于北部;夏季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3℃-29.6℃,东部高于西部;春秋季各县(市、区)气温差异较夏季小,比冬季大;无霜期256天-281天,高安最长,万载最短;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活动积温5926℃-6478℃,高安最多,铜鼓最少;≥10℃积温为5050℃-5644℃,丰城最多,铜鼓最少。极端最高气温41.6℃,1953年8月16日出现在袁州区;极端最低气温-15.8℃,1991年12月29日出现在奉新县。
宜春是哪里属于哪个省
宜春地处江西省西北部,2000年8月撤地设市,现辖袁州、樟树、丰城、靖安、奉新、高安、上高、宜丰、铜鼓、万载10个县市区和宜春经开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3个功能特色区;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1/9,列全省第6;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500.77万人(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居住在市内的港澳台居民以及外籍人员)。
宜春市属于江西省
宜春西南境有武功山耸峙。呈东西走向,入新余市后逐渐消失。该山侵蚀强烈,山高谷深瀑飞泉流,林壑幽美,为泸水与袁水之分水岭,亦是宜春与吉安市之界山。
武功山现在开放吗
武功山开放了呀!武功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中西部,居罗霄山脉北支,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地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吉安市安福县、宜春市袁州区,主脉绵延120余千米,总面积约970平方千米。
武功山分为萍乡和安福两个景区,萍乡景区以高山草甸为主,适合徒步、赏景。主要包括金顶、箕峰、杨思墓、九龙山、发云界、武功湖、武功温泉7个核心景点。
山上山景雄秀、瀑布独特,登金顶、看日出、赏云海是武功山最值得体验的三大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低于同期庐山、黄山的气温,是良好的避暑胜地。
景区资源
景区内自然形成了“峰、洞、瀑、石、云、松、寺”齐备的山色风光,区内10万亩高山草甸绵绵于海拔1600多米的高山之巅与巍峨山势相映成辉,堪称天下无双;峰顶神秘的古祭坛群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华夏一绝;气势恢宏的高山瀑布群、云海日出、穿云石笋,奇特的怪石古松、峰林地貌和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巨型活体灵芝等景观令游人叹为观止;武功山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16℃,夏季最高温度为23℃,低于同期庐山、黄山气温,是良好的避暑胜地。武功山动植物繁多,有动物200多种,植物2000多种,被中科院专家誉为天然动植物园。
交通
外部交通: 萍乡火车站有直达武功山(石鼓寺)的旅游专线,也可以选择乘坐1、2路公交到萍乡城南汽车站转乘到武功山的旅游客车,均为20分钟左右一趟,20元左右。
景区索道: 金顶一级索道上行65元,下行55元;金顶二级索道上行45元,下行35元;全程往返200元。
门票
门票:70人民币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开放时间
08:00-17:00(景区开放时间),08:30-16:30(索道运行时间)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代表景点:发云界
武功山七大景区之一,因其在天欲雨时有云雾腾空而起而得名,是武功山观云海的最佳地。发云界最大特点在于山顶有大片禾草草丛和蕨菜草丛的分布,而且地势较为平缓,深受本地游客的欣赏。
这个景区为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的人们提供方便。有喜欢看日出云海的游客,这个地方千万别错过。 另外,这里的住宿条件一般,可以自己带帐篷前往。
代表景点:绝望坡
绝望坡是萍乡市芦溪县境内武功山风景区的一段山路,因坡度大,坡路长而得名。这里是从金顶穿越到羊狮幕或明月山的必经路段,山势险峻,跌宕起伏。
最陡的位置坡度接近70度,脚下却也只能踩着未修整的泥石路,手脚并用,缓慢爬行。这里路长坡陡,使人绝望。但沿途的风景非常奇特,风光旖旎。由于海拔较高,山间时常有云雾缭绕,如同仙境。
代表景点:九龙山
九龙山是位于武功山脉下面的一座山,也是武功山面积第二大的草原,山峰平旷,草原辽阔。
这里的路不好走,但风景却很美,尤其是秋末,漫山遍野都是金黄的地毯,在阳光的照射下美极了。
沈子村上山远道的必经之路,还是比较原始的,游人也不是很多。
代表景点:箕峰景区
箕峰景区位于金顶东南面,与香炉峰遥峙相对,并称大、小箕峰,是武功山十大山峰之一。沿途溪流五里筝,发源于箕峰山顶,穿林击石,水音清扬。
这箕峰也是武功山最早的道教场所,朝仙古道蜿蜒山间,古韵盎然,留存有古祭坛和玉皇殿等遗址。
已经开放了,而且江西不属于中高风险区域,可以来玩。不过呢,请安排好来江西的行程,尽量避免途径或在中高风险区域中转换乘!
江西风景独好,欢迎您来旅游![呲牙][呲牙][呲牙]
现在武功山是开放的,但是需要实名制网上购票,每日暂行限流5000人,凭本人身份证入园。为了广大游客朋友的健康,暂不接待团队和各省、市(县区)疫情重、较重地区的游客,提倡“自给游、自驾游、包车游、家庭游、微团游”等出游方式。
朱棣称帝没多久,就开始大肆修建北京城,那么他为什么要移都呢
朱棣称帝后不久就开始着手营建北京城,准备迁都,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政治原因:为了巩固皇权;
明成祖朱棣原为藩王,通过靖难之役从自己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取皇位。尽管朱棣攻入京师南京时,朱允炆就不知所踪了,之后他又对忠于建文帝的旧臣大肆杀戮。但南京毕竟是建文朝的大本营,在很多人看来,朱棣的继位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
因此,朱棣即便能通过残酷的镇压来堵住百官的嘴,但却无法彻底收复他们的心。待在南京这个地方,朱棣始终担忧建文朝的势力有朝一日会死灰复燃。
而北京乃是朱棣的龙兴之地,其统治根基最为牢固。把都城从南京迁回到北京,则可进一步清扫建文朝的余孽,巩固自己的皇权。再说,朱棣从二十岁起开始就就藩北京,他在那已生活了近二十年时间,早已习惯了北方的气候和水土。
2、军事原因:为了抵御残元势力;
塞王出身的朱棣,早年以燕王之身份坐镇北平时,就曾多次率军与退回草原的残元势力作战。作为一名文韬武略的君主,他深知残元势力才是明王朝的心腹大患,时刻威胁北方边境的安全。
而南京虽然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但其地处东南,远离北方边境,不利于日后征讨残元势力的军事行动的开展。再说,处于居安思危的考虑,南京这块地方也太“安逸”了。说不定没过几代,大明的君主就会沉迷于江南的纸醉金迷之中,届时再面对彪悍的残元势力,能否守住北方疆土,还真的很难说。
所以,朱棣迁都北京,一举奠定明王朝“天子守国门”的基调,这无疑是一项深谋远虑的举措。
3、历史原因:大明迁都之想法,早从朱元璋时代便已萌生。
事实上,南京虽虎踞龙盘、天下形胜,但其毕竟地处东南,并不适合作为大一统王朝之都城。因此,明太祖朱元璋早在立国之初,便已萌生迁都之意。后来,随着天下局势的稳定,国力的日渐恢复,迁都之事也被提上了日程。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遣太子朱标考察陕西,原本计划为新都选址,然而朱标却于次年病逝。朱标的病逝对朱元璋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令其不愿再劳师动众的进行迁都。
而朱棣与自己的父皇一样,都具备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也深知偏安东南的南京并不适合长期作为大明的都城,迁都一事可是志在必行。所以,朱棣迁都北京,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重启了当年朱元璋因朱标的死而停止的迁都计划而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