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什么时候开
谢邀!
首先强调一点吧!目前属于疫情高发期,别说旅游啦!许多人恐怕连小区大门都不能随便出入了!连生活都被一场疫情控制在有限范围,不要说奢侈的旅游啦(恐怕即使有钱,也不会让你“奢侈”地去游玩了吧!)所以,生活安定之前,还是把旅游——这件行走远方的事儿,撂至一边吧!
一、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经济及人民生活遭受损失外,旅游业重创首当其冲
据报道,春节旅游旺季遭遇疫情,阻断了4.5亿人的出游计划;旅游业遭到重创外,员工们还要放弃休假,加班加点地处理售后,这是全国旅游业面对疫情的无奈之举。经济的损失,商誉的损毁,何止短期可以恢复......“旅游是重灾区,已成定论”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表示,2019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6.5万亿元,平均一天178亿元。停滞一天,就是这样的损失。再加上房租、人工等支出,旅游业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而注册总人数在200万左右,还有实际从业并按照规定年审的约90万左右导游,由于基本属于零工资,一场疫情不仅影响其收入,恐怕都将面临失业重新寻找工作的困境。
二、据预测,今年4月疫情将进入尾声,但旅游业开业时间恐怕还要延迟
2月11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感染病例已经在一些地区出现下滑,疫情有望出现缓解。他预计峰值将会在2月中下旬出现,4月前可能结束。但他承认,目前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还有很多未知。他说道:“我们还不知道病毒为何有如此大的传染性,这是最大的问题。”也就是说,现在预测的四月疫情结束,还是一个理想的判断,还不能保证后续疫情发展,所以,现在这个阶段,旅游景区的开业,还远远提不到应有的日程上。所以,想旅游的爱好者们,还是坚持再坚持,把远行的计划撂至的再远些吧!
相比较2003年“SARS”的暴发,使当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长出现增速骤降,重创了第三产业,但整体并没有改变中国当时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趋势。“SARS”期间,客运、餐饮、社会服务、旅游业受损尤其严重,客运量下降23.9%,航空下降近50%。当前,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第三产业,从2003年的39%上升到59.4%,所以相比较2003年“SARS”之后经济发展,以及现如今面对的经济发展环境,旅游业的重创延续性,恐怕在疫情结束后,仍然影响一段时间。一是国家百业待兴,但发展经济和保障人民生活应该是首要的;另外,各地防疫政策有差异,各地景区的开业时间都会有所不同,这样也势必影响全国旅游业的正常恢复。旅游——这种密集聚居的出行方式,肯定得放到疫情结束的最后的最后。理想判断,今年十一左右全国的旅游景区能够全面营业,已经是美好的冀望了!
三、疫情还在发展中,旅游爱好者怎样“聊以自慰”呢?!
疫情还在发展,但许多旅游爱好者“憋”在家中快“疯”了!呵呵!其实,好多旅游爱好者也采取了一些积极应对措施,比如:经常远游的旅行家们借此机会整理多次出游的照片及文字。也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这恐怕是许多家长“求之不得”的机缘啊!另外,许多制定出游计划的旅行家再次丰富资料,修整出游路书,相信这些都可以缓解一时之急!也可以让下次的出游,更加缜密而丰富多采!
另外,许多有关“旅游”和“地理风光”的纪录片、电影,也可以借此“补课”,在大屏幕上实现一场“奇异”的自由行!呵呵!
清单,关于旅行的25部电影,豆瓣评分超高()
其实,这样的影视资料和书籍很多,足够你“蹲”在家中,云游四方了!再不嫌弃,也可以到我的图集中欣赏美景哦!
宅在家中,也阻断不了对美景的向往!行走海南之——小众景点
( 加关注“蓝调男人316000”可持续收看更新美图!)呵呵!
坚持吧!相信不算久的时间,疫情过去后,你会放纵自己的脚步,真正地云游四方!那时你就不会再挑剔旅游的这个不足那个不好了,将会由衷地感慨:出来的感觉——真好!哈哈!
祝所有旅友们,疫情过后的旅游中,都有一场开心的旅程!
@蓝调男人16000 与你分享旅途中的点点滴滴......
要等疫情结束之后 这22个景点开放日免费玩!
记者从成都市发改委获悉,为落实《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优化旅游景区营收模式促进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加大惠民力度,促进旅游消费,成都公布了22个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游览参观点免费开放日,有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武侯祠等著名景点。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天台山、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含都江堰野放中心)、青城山景区、都江堰景区、青城山后山景区需要提前预约。
和小伙伴们约起来吧!和朋友们一起去免费耍
当前正处抗疫的关键时期,大多数人都以躲在家中向国家做贡献。许多地方也都采取了封闭式管理。像我们县城小区,别说开车了,走出去都困难。这个情况短期内(一两个月)是不会有什么改变的。
在家已经待了很久快要受不了了怎么办,可以看西瓜视频,上面有很多自媒体拍的旅游vlog,也都很精彩。[呲牙]
视频加载中...
2月22日,西湖景区结束临时封闭后迎来首个周末,超5000游客涌向西湖断桥,23日,大量游客聚集武功山景区,景区紧急发布通告,根据景区防疫防控要求,2月24日起,景区限流人数从5000人下调至3000人,关闭线下售票窗口。很多网友表示,现在还不到可以撒欢儿的时候,不能让抗疫一线人员的努力功亏一篑。威远岛沙滩现在开放吗
目前威远岛沙滩的开放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时间、天气等因素来确定。随着当前全球疫情的发展,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可能对旅游景点的开放时间和方式进行调整。因此,游客需要及时关注当地媒体和旅游网站上的最新通告,以了解威远岛沙滩开放的时间和相关规定。同时,向当地旅游机构或旅游咨询中心咨询,了解更多信息,可以更好地规划旅行行程。
徐州园博园入园防疫要求
徐州园博园属于旅游景点,遵守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行程码即可入园。
全市各类公共场所严格落实测温、验码(苏康码、行程卡)、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需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可不查验。各类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须将场所码张贴于入口醒目位置,安排专人认真查验,做到逢进必扫、逢扫必验。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这则告示主要告诉游客的意思是什么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这句在警示游客不能够随便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除了你的记忆,你都别带走。这句在警示游客不能够随便的乱拿景点的公共产物。这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简单明了,而且又新颖独特,起到了非常好的警示左右。
停车观察路口的标志
路口让行标志有两种:一是停车让行,二是减速让行。停车让行一般是路口视线较差的地方设置,须停车观察后再通行。减速让行一般路口视线较好地方设置,可以看到支路上的行人车辆,须降低车速,如支路上有车辆行人穿越,则须让行。没有行人车辆则减速通过。
交通标志的分类如下:
1、警告标志:警告标志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
2、禁令标志:禁令标志是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
3、指示标志:指示标志是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
4、指路标志:指路标志是传递道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
5、旅游区标志:旅游区标志是提供旅游景点方向、距离的标志;
6、道路施工安全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是通告道路施工区通行的标志;
7、辅助标志:辅助标志是附设在主标志之下,起辅助说明作用的标志,分表示时间、车辆种类、区域或距离、警告、禁令理由等类型。
国内旅行需要封闭吗
国内旅行需要封闭吗?
现在国内疫情控制得很好,都是输入病例多,只要控制好输入病例,在国内自由游玩还是可行的
现在商场、超市、餐饮,都开始营业,为什么旅游业不可以营业呢?
我认为国内旅行不需要封闭,封闭只会让大多数人伤心😭
- 旅游业停业太久了,众多的从业者需要复工来恢复经济收入;
- “沉闷在家太久了,想出去走走”,走的都是周边自驾游,不能促进酒店、旅行社的发展;
- 想跨省旅游的需求很大,不能城市与城市之间封闭,应打开门促旅游,让一直停业的旅游行业有事情可做;
- 旅游市场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的,只有畅通无阻,增加人流量,旅行社才更有心思去丰富旅游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让整个旅游市场活跃起来吧!
是游客和旅游从业者的共同需要与愿望。
您怎么认为呢?
欢迎下方留言!
我认为国内旅行不会封闭,可以自由旅行
1.我国国内的新冠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本土已经没有新增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有部分境外输入病例,已经得到了有效的隔离和治疗,国内的大环境已经适合旅行。
2.旅游业已经开始了复工复产,部分省市已经解禁了省内游和短线游,比如甘肃,四川,云南,浙江,贵州等十余个省。并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旅游业的恢复。中国国内暂时限制了跨省的组团旅游(会尽快解禁,这是针对旅行社组团游,对自驾游,自助游,并没进行限制。
3.中国国内的大部分景点,都已经开放接待游客,比如四川的九寨沟黄龙,浙江的西湖,云南大理丽江,甘肃的嘉玉关敦煌莫高窟等等景区,各景区都做好了防御措施。给广大游客一个安全的游览环境。
3,全国各地大部分省市解除了限行,个人可以申请健康绿码,只要有健康绿码,你可以进行复工,复产,旅行(跨省组团游除外),乘坐交通工具,入住酒店,餐厅用餐(可堂食)
4.旅游业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的支柱性产业。既能带动经济,也能带动人员就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疫情稳定的前提下,政府也希望国人能够去旅行以拉动经济。生命在于运动,财富在于流动。
综上所述:国内旅行不需要封闭,也不会封闭。因为旅行的必备的条件:参观景点、乘坐交通、入住酒店、餐厅用餐、选购纪念品。就是旅行中常说的:吃住行游购娱,全部具备了。
以上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不用过分紧张的,国内疫情控制的很好了,只要不乱做作,基本就没事了,不用隔离和封闭。出门旅游也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交通、餐饮、住宿、商店等都能拉动,现在疫情影响咱国家这么多GDP,不得好好往回撵撵。
封闭/封城/封国这些都是极端手段,特殊时期的特殊使命,但这种操作的副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对国民生活,国民经济都影响巨大。张文宏医生说的好,该上班上班,该开店开店,不然饿死的比病死的还多。
目前,疫情在国内已经稳定,主要是防止境外输入。
所以
第一,国内旅行做好正确的防护即可,不必恐慌。戴好口罩,避免聚集,习惯洗手。出门在外可以多备好口罩以及免洗洗手液。
各地的户外景区陆续都开放了:
1、九寨沟景区恢复开园
上图:九寨沟/导游变身防疫人员
九寨沟景区开放区域为树正沟(火花海、扎如寺除外)、日则沟(诺日朗至五花海段景点)、则查洼沟,接待对象为境内团队和散客,暂不接待入境游客。游客统一在蓝天停车场临时游客中心乘坐观光车进入景区,乘车与徒步相结合游览。游客全程必须佩戴口罩,服从景区“分时、分段、分流”的运营方式,全程保持安全距离,服从景区检测点体温检测。对未持身份证件和未按规定戴口罩的游客,景区将按照疫情防控期间相关规定,拒绝办理入园手续。
2、张家界景区陆续开放
新闻截图
灵秀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
3、山东:旅游景区全面开放 鼓励公众餐饮消费
今天(3月28日),山东省委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发布《关于进一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通知》,要求在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保持疫情防控措施不放松的同时,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其中提到要加快服务业复工复市。
珠海情侣路海滨泳场
就不再一一举例了。
第二,境外的旅行就尽可能的避免
在另外一个回答中说过这个问题,如无必要,国人此时都应该避免出入境。
航班普遍紧张,国外入境政策风险大,回国之路更为艰难,极有可能有去难回。
第三,国内旅行目前还是建议自驾/短途/户外为主。
自驾可尽量避免车站/机场的人流聚集
短途可更加轻松
疫情还没有结束,户外空气清新,环境空旷。
总之,各地陆续都在尽量让经济生活恢复到正常状态。所以除非再次疫情爆发,否则不太可能会有之前那么猛烈的措施。
毕竟那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
再次提醒:
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
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
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