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县是哪个省的
黑龙江省 宾县位于黑龙江省南部,东南以分水岭为界,与方正县、延寿县、尚志市接壤,北与巴彦县、木兰县、通河县隔松花江相望,西以蜚克图河为界与阿城区为邻。面积3844.7平方千米。2009年总人口62万人。辖12个镇、5个乡。县政府驻宾州镇西大街4号,距哈尔滨市中心区29千米。 地处松花江南岸,张广才岭西麓支脉。境内多山地丘陵,地势南高北低。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3.9℃,年均降水量681毫米。矿藏有铜、大理岩、铁、金、银、石墨、石英等。G1011哈同高速、221国道公路过境,松花江沿岸设有3个码头。 景点有国家4A级二龙山旅游风景区和长寿国家森林公园、香炉山国家森林公园、大顶山、猴石山、大青山、高丽帽子山,以及两处3S级滑雪场等。纪念地有北满分局遗址、陈云纪念馆等。
哈尔滨有沙尘暴吗
哈尔滨的有沙尘暴!哈尔滨的沙尘暴是在冷空气与蒙古气旋的共同影下大面积产生的。
2024年4月10日,哈尔滨市就出现了扬沙或浮尘天气,大型的“吃土”现场在哈尔滨市展开,昏黄沙尘下的哈尔滨仿佛统一蒙上了“沙漠”滤镜。目前哈尔滨市主城区、双城区已出现局地能见度较低的沙尘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内哈尔滨市自西向东将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主城区、双城、阿城、宾县、呼兰、巴彦局地能见度小于1000米。
黑龙江都的小学什么时候能开学
随着北京和山东公示开学日期,现在没有开学的省市真是越来越少。
我们黑龙江高三本来已经在4月7日开学,虽然很多学校选择了封闭管理,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其他年级学生开学的希望。就是因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牡丹江市发生境外新冠肺炎输入病例关联的本土聚集性疫情,特别是涉及多家医院先后发生院内感染,持续时间长,感染病例多,社会影响恶劣,都是我们的高三学生,不得不在4月20号再次停课。
现在已经过去了20多天了。已经连续三天无新增,黑龙江疫情防控已由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形势下,当地也已经确定在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都设置了“一米线”标识, 起码预示我们高三开学应该临近了,毕竟现在距离高考不足50天。高三的复课是最迫切的。预计可能会在月底就能复课。
至于其他年级,随着北京和山东中小学开学时间的确定,教育部也在昨天提到了加快全面复课,所以我们小学这个学期开学应该还是有希望。毕竟我们黑龙江地区往年的暑假都会在7月20号左右才能放假。今年可能也会适当的延迟。所以开学还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疫情防控的战役最终要取得胜利,需要每个人继续做好个人的防护和依法依规履行防控的责任和义务。
黑龙江的学生们太难了!先是哈尔滨出现本土聚集性疫情,1人传87人。
初三开学延迟了,哈尔滨已经复学的高三停课,师生都要做核酸检测,学生不但要重新上网课,而且还要分批做核酸检测,停课了20多天,高三还没有再度开学。
然而,疫情还没有结束,4月24日,黑龙江的牡丹江,由境外输入病例引发的医院聚集性疫情,导致14人受感染。
黑龙江的小学什么时候能开学?
之前因为哈尔滨的疫情比较严重,黑龙江除了高中,中职的毕业班,其他年级在5月1日前不考虑开学。
五一后,黑龙江宾县等9个地区的高三学生进行核酸检测。
黑龙江其他学段开学慢,是因为多地要进行高三学生的核酸检测,学校的师生人数较多,耽误了一些时间,相信等到所有高三学生检测完之后,黑龙江会逐步安排高三学生分批复学的。
黑龙江的疫情已经得到逐步的控制,之前现有病例300多人,全国第一,到现在病例只有2人,来自哈尔滨,连续3天没有新增病例。
在疫情好转的同时,学校复学,也要逐步地进行了,猜测黑龙江高三可能要5月下旬才会返校,其他学段可能会在6月份分批开学。
这个问题也不好回答,就看疫情什么情况,假设定了某一天开学,但要有新情况发生也照样停课。吉林就是例子。所以哪一天开学谁也说不准,各级别的领导也都在观望,这个地区看那个地区。谁也不想当领头羊,责任重大生命大于一切,都小心行事。
没有新增的情况下,高三二十八号,初中毕业学年大概率也是。后续各学段会陆续开学,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本学期可能够呛了。
开学不只是学生学习恢复正轨,也是战胜疫情的阶段性胜利的标志。各学段分别开学,即能解决教室不够的问题,也有助于锻炼学校在疫情之下的工作能力,学生适应特殊的上课状态,为下学期做好准备。
根据各地的相关病例提供数据的潜伏期来看,疫情的安全稳定性还没有具体的标准要求来借定,还没有具体的标准要求,应该开学的时间是没法定的吧?毕竟生命大于一切,孩子祖国未来,更不能忽视开学,应当在彻底安全下才能开学,还是比较稳妥吧?
讨论话题,谁知道今年黑龙江农户的水稻为什么卖不动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粮仓,一直以来粮食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区域知名度也是很高,而黑龙江地区更是产粮大省,连续多年粳稻产量稳居全国首位,目前当地粳稻的种植面积在6000万亩左右,绿色有机稻的播种面积超过50%。不过从近期的市场行情看,当前黑龙江地区的粳稻价格并没有稳中有升,反而与周边地区相比低了一个档次。12月3日发出了近期粮食收购价格周报,全国粳稻的平均价格为1.33元/斤,其中黑龙江地区的粳稻平均收购价为1.33元/斤,环比下跌0.7%,辽宁和吉林地区粳稻收购价分别为1.42元/斤和1.43元/斤,黑龙江地区的粳稻价格与辽宁、吉林地区相比,平均低了0.1元/斤。今年黑龙江地区农户的水稻为何卖不动?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江淮地区粳稻价格偏低,对东北粮源形成一定影响
虽然东北地区是优质水稻的主产区,主要以粳稻为主,但在江苏、安徽等地,同样种植了不少粳稻,特别是江苏地区,既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同时水稻的种植面积也不小,全省水稻播种面积在3300万亩左右。而目前江苏地区的粳稻收购价格为1.23元/斤,这样的价格跟黑龙江地区的粳稻相比,价格低了0.1元/斤,江苏地区今年粳稻价格偏低,对于东北粮源来说存在一定的利空,因为一些深加工企业会优先选择江苏产的粳稻,一方面是收购价偏低,可以节省不少费用;另一方面运输成本可以降低,毕竟江苏及周边地区粳稻消费量大,使得黑龙江粮源没有价格优势。
二、前期持续阴雨天气,对粳稻品质有一定影响
东北大米之所以被大家所接受,主要还是因为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再加上肥沃的土地,使得当地水稻品质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但今年黑龙江地区从7月下旬开始,就经历着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局部地区还出现了洪涝,对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有一定影响。就拿水稻来说,光照时间不足时,水稻的亩产量会有影响,出米率方面也不是很理想,品质下滑后,贸易商就不会那么积极,观望的情绪就比较浓,因此也出现了收购进度偏慢的现象。
三、当地托市收购收购暂未启动,农民存在惜售心理
从2004年以来,在我国水稻种植主产区执行着托市收购的制度,目前虽然是农民卖粮的高峰期,但真正启动最低收购价的主要还是中晚籼稻,而粳稻的托市收购暂未开始。托市收购一旦启动,对市场提振效果是比较明显的,至少意味着水稻价格下跌空间有限,还有在后期粮库收购时,如果当地粮库的仓容有限,那么水稻的收购也不会很明显。对于黑龙江地区目前的粳稻价格,很多农民是存在一定的惜售心理的,毕竟种粮不容易,想等价格回暖些再出手,是基层农户主观上减少粮源供应量。
四、粮贩主观上进行压价收购,提价收粮意愿不强
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在售粮时往往是跟粮贩打交道,直接对接粮库的很少,主要还是觉得通过粮贩售粮可以省不少事,当然价格也会相对低些。比如说今年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格为1.3元/斤,粮贩在基层收粮时的价格基本上达不到1.3元/斤,能有1.25元/斤就很不错了。在需求企业和种植户之间,还有着粮贩这一角色,而粮贩的生存空间就是从中赚取差价,当市场行情整体低迷时,会趁机进行压价收购,有的种植户急于卖粮,只能被动接受。在整体粮源供应量相对充足的情况下,提价收购的意愿并不强,与种植户之间存在一定的价格博弈,大部分粮源还在农民手中。
总之,今年黑龙江地区基层农户觉得粮源卖不动,实际上是觉得当前的粳稻价格没有达到个人的预期价格,很多农民选择囤粮惜售而已。再加上贸易商为了提高自身利润,主观上先减少采购量,让一部分农民着急抛售,等粮价下跌后,贸易商再趁机收粮,这样可以实现低价收粮,而高价卖粮,这样的操作对农民来说无疑是影响较大的。个人觉得有条件储存的种植户,可以考虑把优质粮源放在后面,普通水稻还是随行入市。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今年黑龙江地区农户水稻卖不动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