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大吗
大,泸州有很多美食,泸州而且也有很多很美的风景,好玩的地方,比如说,泸州酒城乐园,只是现在天气很热,不怎么想出门,泸州的猪儿粑好吃,只不过比以前贵多了,偶尔吃一次还是可以的,还有就是泸州的凉面也好吃,价格实惠,味道不错,生意好的很!
泸州到峨眉怎么走
泸州到峨眉的路线有多种,以下是其中一条可能的路线:
从泸州市区出发,沿G93成渝环线高速公路向南行驶,经过泸州市纳溪区、泸州市龙马潭区等地。
继续沿G93成渝环线高速公路向南行驶,经过宜宾市、乐山市等地,直到到达峨眉山市。
在峨眉山市下高速,沿市区道路行驶即可到达峨眉山景区。
请注意,以上路线仅供参考,实际路线可能会因交通状况、天气等因素而有所变化。在出发前,请务必查看最新的交通信息和天气预报,以确保行程的安全和顺利。同时,建议提前规划好行程,预留足够的时间以应对可能的交通拥堵或其他不可预测的情况。
从泸州出发,可以先乘坐汽车或火车前往乐山市,然后从乐山乘坐峨眉山旅游专线巴士直达峨眉山景区,全程大约需要3-4小时。另外,也可以选择在乐山市区内或峨眉山山脚下附近租车前往,但需要注意路况和交通安全。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建议提前了解并掌握有效的交通信息和景点攻略,以确保旅行的顺利和安全。
古代有哪些描绘月亮的诗句
谢邀!自古以来,描绘月亮的诗句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有大家耳熟能详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李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鸟鸣涧》王维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王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吟》李白
珍惜才疏学浅,只记得这些。其余不会的,请诗友们来补充吧!
近期我正在追《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有一期的飞花令环节以“明月”为主题,选手们在PK台上,你来我往,滔滔不绝。可见,中国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诗句多如繁星、灿若星河。
莉莉分是《诗经》迷,为了不把这道题答成一项卷帙浩繁的大工程,因此想从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中,聊一聊“月亮那些事儿”。
《陈风·月出》:花前月下怦然心动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诗经》中写月亮的诗不多,莉莉分认为《月出》是写得最成功的一首。
三章整齐的吟诵,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朦胧月色中,男子遇到了一位身姿窈窕、步履纾缓的美丽女子,想上前打招呼又怕惊扰了美人,陷入惴惴不安的意乱情迷之中。
也有说这是一首相思之诗,所有的美好场景都是男子望月时自己脑补的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无论作哪一种理解,我们都能体味到月光下思念的味道。
《齐风·东方之日》:男欢女爱柔情蜜意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相比于《月出》的朦胧美,《东方之日》则炙热得多,描写了男女幽会的欢愉。
月出东方,美丽的女子来到我的家门,执手相看,耳鬓厮磨,莺莺燕燕,情深意长。
这首诗中的月亮是环境烘托,又比喻月神一样的神仙女子。
虽只有短短两章,却将古人的大胆奔放得以表现。
《邶风·日月》:婚姻坟墓战火纷飞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一如感情的发展曲线,经历了蜜恋、新婚,小夫妻迎来了开撕的日常。《日月》是一首弃妇诗,表达了妇人遭到丈夫的不公待遇后的愤怒。
诗歌以“日”“月”起兴,日升月落,斗转星移,柴米油盐的婚姻生活让女子发现丈夫的渣男本性。不闻不问、背信弃义,曾经的柔情都去哪儿了?未来的日子还怎么过下去?呼爹喊娘,发泄自己一肚子的委屈。
结语
《诗经》中的月亮,多与人的感情相关,月亮代表我的心。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三首诗,分别对应了感情的三个阶段:朦胧相恋、甜蜜新婚、婚后硝烟。真真是铁打的月亮、生生不息的人们,月亮从头到尾都参与了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爱月亮,也爱写与月亮有关的诗。
注:文字为莉莉分原创,图来自网络。
问题:古代有哪些描绘月亮的诗句?
前言
正是中秋佳节,回答这个问题不妨从专门写中秋的诗词种找找月亮。据说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
一、唐朝中秋咏月诗
1、中秋月(唐 白居易 772年-846年)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白居易的中秋月写了几种月夜相思的场景。
2、八月十五夜玩月(唐·栖白 生活于大中年间)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栖白是中唐的一位僧人,常与李频、许棠、姚合、李洞、贾岛、无可等人来往。他的这首诗乏善可陈。
3、中秋月(唐·马戴 799-869))
阴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冷搜骊颔重,寒彻蚌胎深。
皓气笼诸夏,清光射万岑。悠然天地内,皎洁一般心。
马戴是晚唐时期著名诗人,这首诗写的是中秋之时“海上生明月”,加入典故拓展了想象的空间。
4、送李秀才归荆溪(唐·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
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人言格调胜玄度,我爱篇章敌浪仙。
晚渡去时冲细雨,夜滩何处宿寒烟。楚王宫去阳台近,莫倚风流滞少年。
韦庄这首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有“八月中秋月正圆”之说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后面的是对于少年的赞许与忠告。
唐朝把中秋和月一起写入诗中的诗人,大多是中唐以后。可见中秋赏月的习俗,在中唐时已经非常流行。
二、宋词中的中秋月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宋朝人以水调歌头写中秋的词很多,苏轼的中秋词最为出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苕溪渔隐丛话》中甚至评价: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2、其他人的水调歌头
用中秋的词,几乎都离不开月亮这个意象。另外可能是苏轼的影响太大,好多宋朝人喜欢用水调歌头这个词牌咏中秋。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宋·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水调歌头·癸丑中秋(宋·叶梦得)
河汉下平野,香雾卷西风。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常恨年年此夜,醉倒歌呼谁和,何事偶君同。莫恨岁华晚,容易感梧桐。揽清影,君试与,问天公。遥知玉斧初斫,重到广寒宫。付与孤光千里,不遣微云点缀,为我洗长空。老去狂犹在,应未笑衰翁。
水调歌头·今夕定何夕 (宋·张元干)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作为一名抗金的志士,他的中秋词中有“风雨江山外万不得已”的感触:
今夕定何夕,秋水满东瓯。悲凉怀抱,何事还倍去年愁。万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帘卷玉波流。非是经年别,一岁两中秋。坐中庭,风露下,冷飕飕。素娥无语相对,尊酒且迟留。琴罢不堪幽怨,遥想三山影外,人倚夜深楼。矫首望霄汉,云海路悠悠。
水调歌头·问讯中秋月[宋] 李曾伯
问讯中秋月,瞥见一眉弯。婆娑桂影,今年又向桂林看。蓬天桑弧初度,罗带玉簪旧识,俯仰十年间。记得老坡语,颓景薄西山。碧虚人,应笑我,已苍颜。岁寒耿耿,不改惟有寸心丹。目断风涛万里,梦绕烟霞一壑,老矣甚时闲。不愿酒泉郡,愿入玉门关。
当然每一首都离不开月亮,中秋词咏月也几乎成了定式。
结束语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唐初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从唐诗宋词中可见,中秋赏月是重要的节日习俗, 所以中秋节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端正月”等。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