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梅以后的天气特征
上海是有梅雨季节的,因为上海处在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带中,上海的梅雨季节通常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间,此时为初夏时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
梅雨天气特点为多阴雨、雨量充沛、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一般为连续降水,但也可伴有阵雨或雷雨。
2024年上海会热到什么时候
出梅即入伏第一天,高温就来了。
7月11日,上海出梅并入伏。当天11时30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预计本市今天将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请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这是上海今夏发布的第四个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气象实况显示,截至11日12时10分,徐家汇站的气温已达到34.2℃,目前仍在继续攀升。各区站中,浦东最高已达35℃的高温线,奉贤最低为31.8℃,其他各区多在32℃-34℃之间。
11日起,上海也正式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2024年的三伏天依然是“加长版”,一共40天,一直到8月19日才能出伏。其中,头伏从7月11日开始,中伏时间为7月21日至8月9日,末伏从8月10日始,预计到8月19日止。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伏天常常和高温联系在一起。事实也是如此,正式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将频繁出现,酷暑难耐。从常年平均情况来看,伏天所在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确是上海一年中天气最为炎热的阶段,高温热浪天气较为常见。
根据徐家汇站1981-2024年期间资料统计:上海夏季(6-8月)35℃以上高温日数平均为15天,其中7月中旬至8月中旬平均会出现10个高温日。也就是说,整个夏天70%的高温集中出现在三伏天。
而据中国天气网消息,“三伏”的说法由秦汉时盛行的五行学说延伸而来,主要指中原地区气候上一年中最闷热的一段时期,它是“头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一般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介绍,三伏天具有高温高湿明显、累计日数多、持续性强等特点。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比热容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其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而11日的高温还只是一个开始。据上海气象部门预计,出梅后,上海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将出现持续4-5天35℃以上的高温天气,极端最高气温37-38℃。
上海气象部门提醒,持续高温下,请大家注意防暑降温。此外,进入盛夏后,局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出现可能性增大。
今天是二零二一年八月十八,今天的天气还是挺不错的,终于从雨季走出来了,上海的雨水还是比较多的,连下了五六天。上海一般都是在九月底十月初的时候就会凉快了。上海从六月到十月天气都明显感觉挺热的。因为在上海来说只分冬季和夏季
立秋后还是雨水多湿度大气压低,温度比起往年这时虽不是很高,但还是感觉闷热感,估计这样的天气气温要持续到中秋后才能结束,总体来说今年伏天本人晚上没开过风扇睡觉更别说开空调了。
下雨天能用电器吗
答:一旦有雷雨天气出现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掉电器开关,并拔掉插头。避免雷电将电器击坏,造成损失。相关人士也提醒,雷雨天气最好留在室内,不要随意外出。不要靠近金属管道和打开的门窗,以免球雷进入室内。下雨天最好不使用电吹风、电动剃须刀,雷暴时不要使用电话和手机
可以,只要没有直接跟雨水接触,还有保证电路板的空气干燥,空气湿度不要过高就行!手机不可以用。 电视要少用。 如果用室内天线,使用直流或110伏交流电,雷雨天照常可以看电视。下雨天电器不需要拔,因为有漏电保护器和楼顶有避雷针把雷引入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