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用微信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我属犬,46年出生,今年虚75岁。我用微信时间并不长,主要是不会,不敢操作。之前,也用过QQ,是儿子的QQ号,他的QQ号很多。给了我一个号,QQ我用得相当少,但仍然保留。我用QQ保存相片。
我的微信与QQ都是儿子的号,儿子替我下载的。后来,才用我自己的手机号绑定它。微信我也只用了两三年,开始主要是为了与原单位联系。尽管退休了,还是归原单位管理。比如单位组织体检,填写有关表格,有时单位发放福利等。都是在微信通知的。
现在我的微信,有我单位的同事群,有退休教师群,有初中老同学群,还有家人群。微信联系人,有家人亲友,有老同学,有我的学生。老同学群,退休教师群比较热闹的。每天都互相问好,尤其是老年人,如果某位老同学有几天不见信息,便会猜想了。一般老朋友有事都会打招呼,出门了,来客人啦等等。
老人的时间相对充足,与年轻人上微信不大相同。老人每天上微信问声好,很正常的事。没见问声好,反倒不正常了。
我60岁过了,刚退休,算是中年人吧,我的真实感受和体验是:
一、了解国家大事的主要途径
我是在用微信的过程中,继而开始关注“今日头条”。每天起床,先打开手机翻看今日头题,了解国内外所发生的“大事”,包括我们当地的新闻媒体我都进行了关注,浏览半个小时,基本上把全国和当地的事情都了解完毕,不做“灯下黑”。因为毕竟退休了,除了单位给订的一份报纸之外,没有了解世界的“窗口”了。
二、我退休后建了几个群,方便了交往
一是单位了有“退休老干部群”,主要是单位发布针对退休人员学习、最新行业规定、注意事项、党员学习,以及报销等等事项,确实方便。二是我们一家四口(我们老俩、儿子儿媳)建了一个群。儿子在另一个城市上班,住单身,每个周末才能回来,几乎每天我们一家都要视频,有时老伴在广场跳舞,我在散步,不论在哪都感觉就在一起,相互聊聊天,就好像“视频会议”一样。三是建立了家族的一个大群,只要大家有什么大小事情不明白,都在这个群里发布,大伙帮忙想办法。四是根据我的爱好建了一个群,我们讨论写作、结伴旅游、外出爬山等等。
三、给生活提供了方便
自从有了微信,我就用微信交电话费、交物业费、电费、煤气费,就连朋友、亲人之间的“份子钱”,如果我不方便前去,都用上了微信转账。我现在外出从来不带现金,省去了好多麻烦,确实实用、方便。
四、节省了通信费
有了微信,我很少在用手机打电话了,坐在家里、流量和电视绑在一起,不用花一分钱,一个视频,就和面对面聊天一样,真的太好了。
五、信息来源广泛
我在今日头条上写作,现在已过千粉,有很多的信息我都取材于微信上。我还叫我们家族的大群,把生活的感悟,身边发生的新鲜事情都发在群里,相互讨论、交流,促进亲人之间的感情,也是我创作的源泉之一
总之,微信是我目前对外交流的主要工具,也是我写作素材的来源之一,确实已经离不开微信了,不知大伙和我是不是一样的感受。
老年人用微信精神特别爽。
我虽然80岁,非常喜欢玩微信,有100多位网友,还有三个微信群。
赶集购物听到对方说话在理,便提出能加微信么?他们说可以,我们便成为微信朋友。
吃饭,做車,旅游主动提出和周围的人加微信好友,做到微信好友多多益善。
住院时和医生护士病友加微信。
在今日头条上和作者读者加微信等等。
我的微信朋友有黑龙江的广西的北京的等等。
有几位网友天天为我发信息,使我知道国内外大事,发生在网友周围的奇文异事。
去年我想去邳州市人民医师心内科住院,便去问微信好友护士长是否有床位,她马上回话说,有床位,最好上 午去,我上午去便住上了院。
去年10月某日,发现电磁炉不能用,是线路有损坏,便在微信里向镇供电站站长说明情况,他立即派人给维修,没影响做饭。
我喜欢到邳州市各影点去旅游,不知怎样做公交車,便在微信中问公交車司机,在3路公交車上,怎样转車才能到达,他们回答后,便能顺利到达景点。
交各行各业的微信网友,使我能了解外面世界,解决生活中的各种不方便。真是多一个网友,多一条路。
中老人用微信感觉如下:
①早期用QQ聊天,工作,发图片,文档等非常方便,通过创新升级聊天,文档,图片等到语音转换更方便,那就是微信。
②微信独到之处:语音,视频,聊天,支付等超出原QQ多少倍,用起来非常方便,
②微信用语音比打电话节约费用,通话清晰,重要还可保存语音通话内容,随时可重复回放。
③微信视频:可看到双方通话场景,聊天时似亲临其境,千里之外可见,奇妙无比。
④微信支付:解决了人们出门带现金苦脑,一是防偷盗,二是防抢劫,三是防止人们的人身安全,乐哉!
⑤本人近60岁对使用微信的几点体验,不足之处望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