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对私家车高峰时段限行效果好吗
重庆的堵车,是硬件问题,不是减少几十万辆车就能解决的。
重庆可以说是我国有人居住的区域中,天文地理最差的地方,域区有两条大江(长江、嘉陵江)穿城而过,这两天大江将重庆分割成一块块窄小的区域,区域之间的连接必须通过架桥,而每座桥梁的入口处,都不可避免的成为“肠梗阻”,凡是过桥处必堵无异。
更悲催的是,重庆不但大江大水阻碍了交通,山地地貌更是雪上加霜。重庆市区,老天安排了几道沟岭,本来两条大江已经把重庆分割成几个“小碎块”区域,沟岭又把“小碎块”细分,这就导致整个重庆都成了一块块零散的片区,而每个片区又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只能靠打隧道来解决。这又产生一个交通难题:入隧道处必堵!
重庆四车道以上的公路,到了桥头、隧道口,几乎都“缩颈”变成两车道。多条道路的车流,一下子汇聚成两车道车流,不堵那才是怪事。
实际上,重庆460辆机动车,在主城区跑的,不足100万辆,还能把重庆堵的一塌糊涂,就是因为重庆的地貌、水文的恶劣造成的,不是增加几条大桥、隧道可以解决的。重庆限号,只限制了约20万辆车通行,对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起不了多大作用。
想当初重庆刚直辖,没有多少机动车,在各个区域(观音桥、解放碑)照样乱哄哄,毫无次序而言。这就是因为重庆每个区域,对于庞大人口的重庆来说,都显得窄小。重庆的窄小,是根上的,是无法改变的:道路窄小、住宅区房子之间距离窄小……总之,重庆的一切空间,都很窄小,容纳不了太多的人和车辆。
所以,重庆要解决交通问题,应该首先把主城区功能分流,把与行政无关的所有行业全部分流到区县,人跟单位走,必然减少主城区的人口和车辆,这或许能稍微缓解主城区的交通混乱。
并没什么用的,有钱人可以再买一台开,没钱人本来就开的少或者买不起。重庆交通堵归结几个方面,1.道路规划不合理,中间宽,出口窄,造成下道或者右转车辆不能快速通过。2,限流红绿灯太多了,特别是桥隧道路,有些路段几百米一个红绿灯,通行效率大大降低。3,开车人的素质还得大大提高,喜欢随意变道,特别是托儿车,网约车。4.有些人开车特别慢,压起一排车,限高速也应该限低速,超过与低于速度都得处罚。
其他的就不用说了,整个杨家平九龙坡区的中心地带,感觉都是三轮车板拜拜车,横冲直撞。特别是盛世华城西西摩尔附近,盛世华城一圈的免费停车位,全被没有车轮,甚至连车架都没有的三轮车占据。不交费的三轮车也能占用社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