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环境适应包括
包括气候条件、温湿度、噪音、照明以及空气中的氧、灰尘和有毒物质的含量等。对于同一劳动内容,在不同自然环境下将会产生不同生理、心理和精神效应,体现出不同的劳动强度: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劳动强度较大;在宜人的自然环境下,劳动强度较小。
劳动保护法恶劣天气可以工作吗
不能。依现行劳动相关法律,劳动者完全有权利拒绝极端天气工作。职工确因恶劣天气影响不能按时到岗到位的,造成误工的,用人单位不得作迟到、缺勤处理,不得扣减工资福利,不得以法定假日、休息日补偿,不得因此对误工者给予纪律处分或解除劳动关系等。
用人单位因极端严寒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工资支付参照国家和省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与职工协商确定。
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第七条规定
第七条用人单位在下列高温天气期间,应当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轻劳动强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当日应当停止工作;
(二)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至40以下,全天户外露天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11时至16时应当暂停户外露天作业;
(三)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至37以下,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连续
1. 第七条规定了高温天气下劳动者的休息和防暑降温措施。
2. 原因是高温天气容易引起劳动者中暑和其他健康问题,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需要制定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3. 根据第七条规定,当日最高气温达到35℃及以上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增加休息时间、提供防暑降温用品等,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