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进苏州园区最新规定
1、企业须根据跨大市货物进出的规模明确合适数量的物流管理专员并上报所在地功能区,由所在地功能区汇总后报企业防控组备案。
企业物流管理专员主要负责制定货车进出本企业的全流程疫情防控规范并落实现场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检查所来货车门贴的完整性,监督货车司乘人员“非必要不下车”,安排人员装卸货、清点货物、签收或处理单据等。
物流管理专员在现场工作时须按二级防护进行个人防护,并纳入园区重点从业人员管理,落实每日一次核酸检测。物流管理专员姓名及联系方式须在申领电子通行证时同步填报。
2、企业须划分单独停车区域供货车装卸货,提供单独的如厕服务并做好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和消毒。货车司乘人员下车期间应限定其活动范围,有效避免企业人员与其接触。
3、企业须提前告知持有园区电子版《货物运输临时通行证》的货运司机必须从G2京沪高速苏州工业园区出口进入园区,并将已办理电子通行证的车辆和司乘人员信息通知门岗。货车进入厂区时,门岗要检查门贴的完整性,对于门贴完整且持有电子通行证的货车免于登记直接放行;对于门贴不完整的,门岗要拍照留存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功能区。
4、货车进入厂区后,企业须引导至单独停车区域停放。装卸货期间司乘人员不得下车,不得与企业员工接触,做到“即装(卸)即走”。企业不得要求司乘人员参与装卸货、处理单证等工作。
5、货车装(卸)货完成后,企业须安排专门人员引导至下一作业场所,无下一作业场所的,须引导至就近高速公路入口驶离,并在引导结束时拍照并立即上传至苏州工业园区一网通办小程序首页“货车护送上传”模块,注明企业名称、车牌号。
6、工业园区注册货车((渣土车、混凝土车、罐车、危化品车、市政服务类用车除外)均须安装GPS定位设备。
7、货车离开厂区后,企业须立即对货车及司乘人员所涉区域进行消毒。
8、企业须建立货车进出企业台账,记录每次货车进出所涉司乘人员、车辆、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等信息。
9、企业须压实物流(货运)合作方的防疫责任,确保货物运输全过程防疫工作落实到位。
注:企业须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和本通知要求。一旦发现未落实到位的情况,将取消企业申领电子通行证资格;情节严重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昌平区限号吗
北京机动车限行规定不是以区划分的,而是以环路划分的,规定是:每周一到周五五环路以内(含五环路)机动车按照尾号限行。昌平区虽然属于北京的近郊区,但仍然有一小部分在五环路以内,还是有限行的。
本期(2024年1月3日~4月4日)机动车限行如下:
周一限行尾号4和9,
周二限行尾号5和0以及字母
周三限行尾号1和6,
周四限行尾号2和7,
周五限行尾号3和8。
昌平区不限号
为提高北京空气质量,避免交通拥堵,北京市实行对机动车进行限号出行,规定五环内同一车辆每周限行一日,每三个月轮换一次,具体安排以北京市通知为准。昌平区位于北京市五环外,因此,昌平区不在北京限号出行之范围,所以昌平区不限号不限行。
北京昌平区是在北五环路外,车辆不限号。昌平区虽然属于北京的近郊区,但仍然有一小部分在五环路以内,还是有限行的。昌平县城里面限号,注意看限行标志。
【限行区域】北环路、西环路、南环路、南环东路、龙水路、府学路和松园路相接围成范围内的道路(含上述道路)。
杭州下沙属于限行区域吗
2024年外地车去杭州下沙不限行,因为杭州要限行的道路是在主城区范围,下沙不在限行范围内,主城区是要限行的,下沙属于杭州市郊,现在杭州市区道路比较拥堵,国家为提倡节能减排,减轻城市道路拥堵压力,而采取的措施,所以大家要按限行时间和路段执行。
物流园区如何面对限行的“尴尬”
面对限行政策,物流园区采取过哪些办法?效果怎么样?限行将怎样提醒未来的物流项目规划?
限行政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过渡政策,物流企业和企业家毕竟还得以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面对限行措施影响严重的物流园区,
一是采取易地搬迁的办法;
二是采取化整为零、以小搏大。
对物流园区投资人和物流规划主管部门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投资人必须有全局意识、大局意识。生态环境保护是高标准规划的出发点之一,不能哪里有地就去哪里建设物流园区,要考虑运输车辆对城市交通和城市环境的影响,要考虑交通规划的变化和城市规划的变化趋势。地方物流相关部门,不能仅仅从本地利益出发,要从城市交通和物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和大局利益考虑项目取舍,以免因为限行给投资人和物流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对现在的限行政策,从物流园区来讲,还有哪些呼声和建议?
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从2024年我国发展情况看,国民经济每增加1元生产总值,就需要3.15元的物流额来支撑,每万元生产总值就会产生5.62吨货运量,因此,发展好物流园区,对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改善我国交通运输通畅水平,我国2024年共投资3.2万亿元用于交通设施建设。通过提高物流效率,2024年全国约节约物流成本981亿元。全国完成货运总量506亿吨,完成快递量507亿件,运送旅客179亿人次 ,我国物流业规模居世界第一位。
为实现我国道路货运行业高质量发展,今年4月21日,国务院转发了交通运输部等13个部、局《关于加快道路货运行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16号】。文件要求深化货运领域“放管服”改革,在便利货运车辆通行中,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部门配送运力需求管理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车辆通行管控的联动机制,优化车辆通行管控,对符合标准的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给予通行便利,除特殊区域外,对纯电动轻型货车原则上不得限行。”
在高质量发展的年代,物流园区应以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国家“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要求,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巩固物流园区良好的发展势头,继续在降本增效上下功夫,提高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安全生产意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的进度和力度,加大技术研发投资力度,乘5G网络推广的东风,采用地理信息系统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实时了解城市路况和限行信息,合理安排车辆运行,最大限度地满足车货对接和运输路线方案高效率要求;
三是提升物流管理数字化水平,通过数字化赋能,坚定不移地向多式联运运输模式发展,实现城乡绿色配送一体化,大力压缩长途公路运输量,向铁路、水路运输方向转移。通过这些结构性改革,实现减少拥堵、保证畅通,让限行尽早成为历史。
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特别是路政主管部门,应以改善营商环境为己任,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在不断完善道路交通条件的前提下,提升货运市场治理能力,改善货运市场从业环境,逐步放开路权,大力支持新能源厢式城市配送车辆畅行无阻,除特殊区域外,既不限号,也不限行,并根据国内运输车辆标准,将城市限高向国家认可的标准看齐,及时进行修正,促进城市繁荣,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认真借鉴新加坡、日本城市交通管理经验,创建国际一流的城市交通运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