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河谷地区气温高
我国河谷最典型地区在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因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青藏高原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之一就是由于海拔高造成的热量不足。
而其河谷地区海拔相对较低,气温比青藏高原表面要高一些,则克服的高原农业区热量不足的缺点。
所以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有利条件之一就是由于海拔较低,热量充足。
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是地形的原因,外部较高的地形阻挡了寒风;
其次是河谷地带气流流通不畅,生产生活排放的热量散失较慢;
再次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河谷地形利于冬季暖湿的风从海洋吹向谷口。
以上三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河谷地区温度高
加勒万河谷天气
加勒万河谷地区属高原高寒地带,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夏季夜间温度零度左右,冬季白天零下20~30度是常态,最低达零下50度。
加勒万河全长约83公里,穿行在青藏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的高山之间,平均海拔高达5100米左右,而河谷与山顶之间的相对高度差达到500多米,高低落差大,水流湍急,因而常年受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典型的高寒峡谷地貌。
加勒万河谷温度多少啊
高原地区,特别是西藏的阿里、新疆的红旗拉甫等边防地区,平均海拔都在4500米以上,因此常年低温,阿里地区冬季的平均气温在-30℃左右,而爆发边境对峙的加勒万河谷和班公湖周边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也在-30℃左右,极端气温很直可达-50℃的水平。
为什么河谷地区冬季气温高
河谷地区由于地形较为封闭,周围山地阻挡了寒冷的冬季风,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较小。再加上四周盛行下沉气流,增温作用比较显著。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河流是水域,水域的比热容较大,冬季降温幅度也更小。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使得河谷地区一般冬季气温要比同纬度地区偏高一些。比如我国四川盆地就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冬季更暖和一些。
河谷地区为什么昼夜温差大
高度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小,比如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高原.河谷一般地势低,气温日较差应该较大.
山谷地势低,大气密度较大,水汽等不易扩散,因此大气的保温作用明显,所以气温高.还有地形的阻挡作用(如阻挡冷空气的侵犯)等。
这些比较温差大小的都有一个比较对象。比如,山谷与山顶,高原与盆地。平原与山地。所以不能光记那个大,要结合比较对象记。不然容易混淆。平原与山地相比温差大的原因我觉得是因为平原阳光照射时间比山地长。所以升温快且高。近地面大气受热快。相应的晚上没有大气逆辐射的话,没有山地形成的环流保温的话,降温也很快。所以温差比山地大。
昼夜温差是由白天温度的最高值和夜间温度的最低值之差决定的。在实际测量中,白天最高温常在午后的14点左右,夜间最低温常在日出前。阴天的时候,白天的云层厚实,太阳辐射不容易直接到达地面,从而使地面辐射减少,因此气温就不会很高。所以多云的白天气温较低。就好比大中午的时候打伞,遮阳隔热。阴天的时候,晚上的云层厚实,地面辐射依然不断地把热量从地面带走,但因为云层能吸收大量的地面辐射,且能把地面辐射转化成大气逆辐射,重新返回给地面,所以这时气温会比较高。就好比晚上你盖了一层棉被,所以不觉得冷。
白昼山地谷地都升温,上升气流形成谷风;夜晚山地谷地都降温,下沉气流形成山风。
山谷风作为主要的热量交换方式,结果就是白昼谷地热流向上,夜晚谷地冷空气集结,谷地日较差大于山地。
同一地山与谷下垫面性质差异不大,故地面辐射差异并不是第一影响因素。
河谷地区气温日较差应当比附近山地更小,而不是昼夜温差大。
白昼期间,地-气系统接受太阳辐射增温。如果把照射地球的太阳辐射看作1,那么大气和云吸收的辐射份额约为0.19,而地面吸收占比约为0.51(剩下0.3被大气和云反射),结合地面和大气的比热等物理性质,地面增温比大气更快。这一点在炎热的夏季可以明显感受到,有时地面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的气温仍在30多摄氏度。或者可以直接利用垂直气温梯度或绝热直减率这一物理量来理解:同一经纬坐标下,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对流层平均值为0.65摄氏度/100米。
黑夜期间同理反之:几乎没有天文辐射,地-气系统降温,地面强烈辐射,造成地面降温快于大气,因此有时会出现近地层大气温度低于上层大气的逆温现象。